“記得把這些雜草清理干凈,這個干枯花盆不知是誰家的,看挪到哪里好一些。”“這個下水管道要修復下,這些溢出來的剩飯剩菜對小區環境有影響。”“充電樁下面的地面要修葺平整,線路要檢查好!”……近日,在萍礦濱河小區,上栗鎮濱河社區黨委書記、居委會主任劉露正忙著和小區居民一起,排查處理小區的各項事宜。
“這邊正在建充電樁,之前有報道‘飛線’充電引發火災的事例,為了防止這樣的事情發生,我們就想著給轄區內的小區都建這個充電樁,在此之前我們已經建了400多個,萍礦小區這里設置了2塊區域,能同時給40輛電動車充電。”劉露介紹說,關于“飛線”充電的現象,只“堵”不“疏”,居民肯定會怨聲載道,不利于小區治理和社會穩定。
為解決這個問題,劉露第一時間對接縣住建、資規、城管、消防等部門單位以及上栗鎮政府,通過研判分析、集中審批,充電樁項目得以快速落實。

“以前沒辦法,只能拉線到地面來充電,現如今,小區有了充電樁,省心又安全。”小區居民李自蘭說道。
作為一個典型的老舊小區,萍礦濱河小區至今已有二十余年,說起小區近年來的變化,73歲的甘高瑛深有感觸。
“我們這大部分人都是黃沖煤礦退休的老人了,在這住了十幾二十年,以前沒有人管理,環境很差,自從2020年開始改造后,變化就大了,停車位、休閑庭院、小廣場還有這個監控,都有了!環境又好又很安全!”甘高瑛說。

劉露總是把居民的事當成自己的事,居民有困難,他跑前跑后地幫助解決,居民有訴求,他就上下左右聯系,盡量讓居民滿意。
今年89歲高齡的鄧蘭圣是萍礦濱河小區的居民,相依為命的兒子已經50多歲且患有精神疾病。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