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代在變遷,社會在進步,上栗在發展。為更好唱響上栗聲音、講好上栗故事,多維度、多領域展示美麗上栗、幸福上栗、奮進上栗,展示上栗的好人好事、好山好水、悠久歷史、綿長文化,讓大家知道上栗、了解上栗、愛在上栗,“上栗發布”微信公眾平臺將進一步豐富【栗來很美】欄目內容。誠邀您積極投稿,用您“接地氣、帶露珠、冒熱氣”的原創作品,抒發人文情懷、鄉思鄉愁;描述風土民情、美好愿景;講述百姓生活、暖心故事;展示美景美食、風采風貌;分享所思所想、所愿所盼。讓你我的家鄉更加鮮活動人,讓美麗上栗美無止境。
滾鐵環那些事兒
柳煥其
在我腦海里經常浮現兒時的事情,這也許是年齡越來越大,越會有戀舊情結的緣故吧!我雖然在雞冠山鄉仙洲村出生,但我又是一個地道的豆田人。記得我在豆田小學讀書的時候,大概是上個世紀七十年代,豆田是叫豆田大隊,我們仙洲是豆田大隊的一個生產隊。由于當時我們仙洲沒有小學,孩子們只能到離家約2公里遠的豆田小學就讀。那個時候道路條件不好,從家里到學校就是一條泥沙路,并且在豆田田塅中穿行。道路側邊是一條水圳,由于道路兩邊全部是農田,因灌溉需要,每過一段就在路上挖了一條小水溝,將路邊水圳的水引到稻田里面,造成道路坑坑洼洼、高低不平,給我們這些學生帶來了一些不便。
那個時候,我們的物質條件雖然有限,孩提時代沒有現在這么多玩具,但是,我們還是有自得其樂的玩耍方式,如女孩子有跳繩、踢毽子、老鷹抓小雞等,男孩子有打陀螺、打包幾、丟沙包、打彈弓、單腳推人、滾鐵環等游戲,我印象最深的還是滾鐵環。滾鐵環是一項深受大部分孩子喜愛的運動項目,因為它對抗性不強,危險性較小,機動又靈活,娛樂性強,適合身體偏瘦而又力量不足的人,而且滾鐵環比賽有助于提高人體的平衡性、肢體的協調以及眼力,可以提高四肢活動能力,最重要的是它讓孩子們享受運動的樂趣。
(圖片來自網絡)
制作鐵環,必須準備好兩根合適的鐵絲。首先將其中的一根鐵絲彎成一個圓圈形狀,出于控制的必要,鐵圈不可太大,也不可太小,但盡可能做得圓一些,這樣才有利于滾動。鐵絲的選材也有些講究,既不能太粗,也不能太細。太粗的話,不容易彎曲,由于鐵環有些沉,滾鐵環的時候,會感覺太吃力;太細的話,所做成的鐵環不夠硬實,由于鐵環重量過輕,滾鐵環的時候,尤其是遇上大風,會感覺有些飄,不好把握。有時實在沒法弄到鐵絲,也可以利用廢舊木桶上的鐵箍子,當做鐵環使用。甚至,有的孩子由于一時找不到合適的鐵環,他們會突發奇想,以彈性好的竹篾,做成一個竹環,以竹環代替鐵環使用。另外一根鐵絲,用來制作滾動鐵環前進的長柄。這根長柄可以直接用較粗的鐵絲做成,假如鐵絲較細的話,不夠受力,需要通過一根小竹子或一根小木棍鉆一個鐵絲大小長短一樣孔,將較細的鐵絲插入小竹子或者小木棍里面固定好,通過這些小竹子或小木棍發力,滾動鐵環前進。同時,需將鐵絲的一端彎曲做成一個“U”字形狀,那樣鐵環就能在“U”字形狀的空間內滾動前進。滾鐵環有一定的技巧性,初學者開始時不好掌握,剛開始滾就會倒地“死掉”,但隨著一次又一次失敗,不斷的摸索,到最后每個人都會取得成功。
那個年代,我經常是吃過早飯,背著書包,手滾鐵環,在上學路上滾過一個又一個水溝,飛快的奔跑著。到了學校后,將自己心愛的鐵環放在課桌里面,或者放在課桌底下,小心翼翼,生怕它丟失。中午放學后,又滾著鐵環回家吃午飯。吃過午飯,又急匆匆地滾著鐵環來到學校。午休時間,學校操場就成了我們的“戰場”,大家聚在一起,開展滾鐵環比賽,切磋滾鐵環的技巧。有個人賽,如短距離競速比賽;還有團體賽,如接力賽;還有花式滾鐵環,等等,可以說是形式多樣、五花八門。
(圖片來自網絡)
滾鐵環不僅僅是一項游戲,更是我們童年中最珍貴、最美好的回憶!光陰似箭,日月如梭。一轉眼,我由當初的少年步入了中年。每當回憶起年少時光,那些和小伙伴們比賽滾鐵環的場景仍然歷歷在目。雖然滾鐵環這個簡單而充滿樂趣的游戲早已經淡出了我的生活,成為美好的回憶。然而,那段快樂和童真的時光仍然深深烙印在我的心中。孩提時代我們的物質生活雖然不夠豐富,但是,我們的精神生活十分富有,是現在孩子們無法想象的!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