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疫情期間,很多工作和生活按下了暫停鍵,在充分做好延期開學系列教學工作的同時,萍鄉開發區教師沒有中斷教研工作和教師培訓,組織教師進行了有效的網絡培訓、線上研討、聽課議課活動,營造出濃濃的學習氛圍。
聚焦問題 解決問題
此次疫情對各行各業都是一場特殊的考驗,同樣,線上教學這個新的教學方式,對于大多數教師來說也是一個大挑戰。教研員和教師利用QQ群、微信群、學習強國等工具,分科目進行了有關“線上教學”的討論活動:學習省教育廳關于“停課不停學”的通知,明確了“線上教學”的教學方式和要求;在網上下載了電子課本熟悉教材,進行教材研讀和教材分析;收集和分享教案課件,精選教學預案和學案等準備工作,從學科專業上把握正確的教學方向。其次,各學校組織培訓,成立線上教研團隊,指導教師學習和運用線上教學信息技術,并結合各自的學科專業特點和自身情況開展研討,創新教學、輔導、批改作業的模式。各校線上教育教學得以順利開展,且在后期的線上教學中,不斷思考和發現問題,通過各種形式的線上研討逐個突破。區教研室、登岸小學在接到省教育廳線上教學網課錄制任務后,馬上成立了由上課老師、教研員、校級班子、學科組老師組合的錄課團體,靈活運用現代信息技術,以線下上課、聽課加線上議課、作課的模式反復磨課,圓滿完成錄課任務,于3月中旬贛教云平臺面向全省二年級學生播出。錄課團隊打破時空限制,發揮網絡優勢,共享智慧。線上教研,資源共享,共克難關,確保了經開區教育教學正常進行,教育質量不打折,讓學子健康成長,讓家長放心滿意。
且行且思 漸行漸明
自延期開學后,居家學習已有四周時間,老師們不僅引導學生逐漸適應“線上學習”這種全新的教學模式,更在不斷思考中學習他人提升效果、促進學生自主學習的方法。省“贛教云”線上課程是由全省優秀的教學團隊精心設計打造的,課型設計、教學方式、教學理念等都有引領作用,值得學習。教研室和各學校要求老師珍惜難得的學習機會,與學生同步聽課,寫好聽課筆記,做好反思和研討。有的學校以備課組為單位開展 “日日線上教研”活動,在課前預設線上教學教材把握、目標重難點和教學方式,課后組織當天的評課,并商討幫學生理清課堂、鞏固學習的策略。登岸小學老師聽完課后在年級微信群里討論、梳理出每日新課的知識要點和學法歸納總結,資源共享。隔屏交流,加強了老師們的溝通和相互促進,一步一步明晰了線上教學的方向和方法。
采他山石 納百家長
在線上教學期間,區教研室鼓勵一線老師在完成日常教學教研工作后積極參加線上業務學習。除了按照省師訓處要求有序開展“國培計劃”遠程培訓外,還利用各種資源和途徑開展教研活動。在教育部門的號召下,人教社和各類教育機構開放了許多網絡教育資源,還舉辦了各種在線教研活動,依據網絡資源和贛教云平臺組織了形式多樣的線上業務學習。從2月中旬起,組織了全區小學語文老師在每周星期一至星期五晚上7:30—9:00觀看了東南教科院舉行的“統編語文四年級下冊網絡教研直播課。3月2日語文老師們還聽取了著名特級教師郭學萍老師的講座《“把災難變成課程”怎樣“宅”出11類高質量創意寫作》;3月1日,組織英語老師收看了英語名師主維山老師直播講座《居家(疫情)期間,英語教師自我英語能力如何提升》;3月3日,數學老師線上聽取了著名特級教師張齊華題為《傾聽—讓學習真正發生》的講座。同時,老師們還利用休息時間有選擇地參加了“中國教育夢公益直播課堂”、“千課萬人特級教師網絡教研”和“和美課堂名師課堂”等網絡課堂學習。他山之石以攻玉,納百家之長以厚己,借力線上優質資源,與名師同聚“空中課堂”,居家也同樣“蓄力充電”。
“教”在路上 “研”在路上
線上教學時時抓,科學研究也不落。停課期間,老師們并沒有中斷課程改革的探索,區各中小學的課題活動尤為豐富。光豐小學“‘核心素養’背景下小學音樂新體系課堂師生互動有效性的研究”省級課題組成員,在市教研室陳峰老師的帶領下,創作了抗“疫”歌曲《2020,寄往人海的一封信》手舞表演,將有情有愛的“一封信”寄予人間真情,省級課題“‘新三味'校園”課題成果正在籌備申報;登岸小學國家級課題“人文素養視閾下古詩文素讀的創新實踐研究”課題組正在組織素讀校本教材的編撰。大星等學校的省、市級課題研究也開展了豐富多彩的活動……還有一些課程領域正醞釀著新的探索方向。不斷前行的研究步伐,就是經開區教師時刻準備迎接挑戰最強有力的姿態。
讀書立品 開筆添智
在防疫居家期間,經開區的老師們沒有忽視自身的素養提升,堅持悅讀悅寫,勤思篤行。疫情當前,眾聲喧囂,讀書最能沉心靜氣。各學校在公眾號里推介疫情期間適合閱讀的書目和影視作品,在閱讀中涵育素養,啟思啟智。大星小學“為愛誦讀”活動,得家長好評;登岸小學搭 “輕叩詩歌的大門”,尋中華文化之根; 鵝湖小學的“相約美文”,戰‘疫’有聲”;光豐小學公眾號的 “芬芳四季,閱讀‘悅’美”專欄,設置了配音朗誦、讀者感言、讀者感悟等多個板塊,讓師生在閱讀中“百家爭鳴”。與智者為伍,與良善者同行。讀書,讓教育者從“心”出發 ,看見教育,看見世界。這個春天是寂寞的,繁花被我們關在窗外。但因為讀書,這個春天依然美妙,依然豐滿,且必將碩果累累。
特殊時期,特殊學習,特殊教研,改變的是培訓形式,不變的是對學習的追求,對專業的信仰。惠風和暢,寒冬終逝。蓄勢待發,一切都只為了在山花爛漫的時候,用最好的姿態擁抱每一位學生。( 羅姿萍/圖文)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