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0日
江西贛州市殘疾人運動員
鄧雪梅與何珊珊
向東京殘奧會舉重和
1500米長跑項目的獎牌
發(fā)起沖擊
剛剛
在力量舉重女子86公斤以上級比賽中
中國選手鄧雪梅
以153公斤的成績獲得項目冠軍
祝賀?。?!
邱業(yè)成/攝
鄧雪梅舉重選手
鄧雪梅,女,1991年12月出生,大余縣人。
2004年入隊,2014年仁川亞運會獲得舉重女子86公斤以上金牌;
2015年,獲得2011-2014年全國殘疾人體育先進個人,全國第九屆殘運會舉重女子86公斤以上銀牌;
2018年亞洲錦標賽舉重86公斤以上金牌;
2019年5月,參加全國第十屆殘運會獲得女子86公斤級以上金牌,并破全國紀錄;
2019年7月參加哈薩克斯坦殘疾人舉重世錦賽獲得女子86公斤級以上金牌;
2021年5月,在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十一屆殘疾人運動會暨第八屆特殊奧林匹克運動會舉重項目女子86公斤級比賽中獲得金牌,并打破原160公斤成績的世界紀錄。
今天上午
女子1500米T11級長跑項目
贛州的何珊珊
以4分52秒72排名第6
中國選手何珊珊(左四)和領(lǐng)跑員黃子勤(左三)
何珊珊長跑選手
何珊珊,女,22歲,寧都縣人,視力全盲。
2015年3月份接觸職業(yè)體育。
2015年殘運會上,入隊僅半年便在中長跑項目中嶄露頭角,摘得1銀2銅。
2019年殘運會上,先后奪得了女子T11級800米冠軍、T11級400米亞軍和T11級1500米冠軍。
同年,在迪拜的世錦賽上奪得T11級1500米亞軍。
江西領(lǐng)跑員徐冬林
助力名將劉翠青衛(wèi)冕殘奧會冠軍
8月28日上午,東京殘奧會田徑女子400米T11級(視力障礙)決賽傳來好消息,名將劉翠青在來自江西的領(lǐng)跑員徐冬林的協(xié)助下,以56秒25的成績獲得金牌,又一次打破了殘奧會紀錄。
在殘奧會田徑賽場上,領(lǐng)跑員作為為數(shù)不多走上賽場的健全人,同樣吸引著觀眾的目光。在一些田徑項目中,盲人運動員由領(lǐng)跑員帶跑協(xié)助完成,他們各自握著引導繩的兩端,領(lǐng)跑員通過引導繩控制方向,成為運動員的“眼睛”。而劉翠青的“眼睛”便是從景德鎮(zhèn)走出去的運動員徐冬林。
從短跑運動員到盲人領(lǐng)跑員
1988年出生的徐冬林家住景德鎮(zhèn)珠山區(qū)竟成鎮(zhèn)洋湖村,曾經(jīng)是一名短跑運動員。“徐冬林小的時候就特別愛跑步,每次參加跑步比賽都是第一名。”8月29日上午,記者來到徐冬林的家中采訪,他的父親徐淑喜告訴記者,徐冬林在浮梁一小讀書時就特別喜歡跑步,后來在浮梁一中參加學校里的跑步比賽都是冠軍,因為跑步成績突出,徐冬林被江西師大體育專業(yè)錄取,并進入了江西省體工隊,成為了一名短跑運動員。
“后來經(jīng)過教練推薦,他選擇做盲人領(lǐng)跑員。”徐淑喜介紹,徐冬林之前僅對這個角色有些許了解,但沒有絲毫經(jīng)驗。一開始,他也比較困惑:“自己一個專業(yè)運動員,怎么去領(lǐng)著一個女孩跑?”
“拉個小女孩,他開始可能還有點不好意思?!甭?,兩人熟悉了彼此。徐冬林稱她為“翠青”,劉翠青管他叫“冬哥”。
“當領(lǐng)跑員與當運動員最大的區(qū)別就在于一種責任感吧,帶她們比當運動員責任心更強了,自己參加比賽成績好壞是個人的事,帶她們就要對她們的成績負責?!毙於衷鴮π焓缦策@樣說道。
徐冬林成為劉翠青的“眼睛”
和普通田徑比賽不同,在賽場上,領(lǐng)跑員就是盲人運動員的“眼睛”。因為跟當時搭檔身高差太大,不利于配合,2013年,身高1米84的徐冬林成為1米65的劉翠青第五任搭檔,參加了T11級別的比賽。
記者了解到,在劉翠青之前,徐冬林曾擔任過幾名盲人運動員的領(lǐng)跑員,而劉翠青也曾嘗試過和別的領(lǐng)跑員合作,但最終劉翠青和徐冬林成為了堅不可摧的搭檔。
19歲那年,劉翠青成為了國家隊一員,2013年,徐冬林成為劉翠青的領(lǐng)跑員。在2014年亞殘會上,她一人獨攬女子T11級100米、200米、400米,T11-12級4×100米接力和跳遠5項的5塊金牌,從此一鳴驚人。2015年,是劉翠青第一次參加世錦賽,一舉贏得了四項T11級別的冠軍,打破了巴西選手保持了10年的世界紀錄。2016年,劉翠青在里約殘奧會T11-T13級4×100米接力賽和女子400米T11級決賽中先后兩次奪得冠軍。
徐冬林成為了劉翠青的“眼睛”,指引著她在跑道上越來越強大。劉翠青曾在一次訪談中說到,如果自己能夠重見光明,她最想看看自己的領(lǐng)跑員。賽場上,他們靠10厘米的牽引繩并肩作戰(zhàn),對劉翠青來說,這根繩子便是眼睛和信任。
劉翠青在跑彎道、直道的時候全靠徐冬林的牽引繩給她指令,徐冬林介紹:“比如跑彎道的時候,我的手向內(nèi)側(cè)彎一點,她就能感覺得出來??斓浇K點了,我的手往后一放,她就知道要到終點?!?nbsp;
給家鄉(xiāng)再次帶來榮譽很開心
在盲人田徑運動中,領(lǐng)跑員大多數(shù)是匆匆過客,能堅持3年以上的,都是非常有毅力、能吃苦的人。而徐冬林和劉翠青卻堅持了八年。
“其實,在2016年的里約殘奧會上,徐冬林的腿部就已經(jīng)拉傷,半月板撕裂,走路都有些不穩(wěn),還打了繃帶?!毙焓缦哺嬖V記者,徐冬林非常能吃苦,他的右腿膝蓋一直有傷。28日上午決賽前的1小時,隊醫(yī)還為他進行檢查、治療,并打上繃帶,帶傷出戰(zhàn),沒想到又一次實現(xiàn)了為國爭光的愿望。
記者看到,在徐冬林的家中,有整整一面墻都是獎牌。徐淑喜說,這些獎牌都是他兒子這么多年打拼下來的。盡管兒子常年在外參加訓練和比賽,很長時間才回一次家,但父子倆隔一兩天就會通過微信聊天。每次獲得金牌,就會第一時間跟他分享。
徐冬林的父親徐淑喜給記者展示滿滿一面墻的獎牌(瓷都晚報記者 洪晶晶 攝)
記者還了解到,因為備戰(zhàn)東京殘奧會,徐冬林和他的妻子連婚禮都取消了。“這個職業(yè)可不是一般人能勝任得了的,他們不僅僅是盲人運動員的‘眼睛’,同時也是一種力量的支持?!辈稍L快要結(jié)束時,徐淑喜表示,兒子跟他通話時說,能為家鄉(xiāng)再次帶來榮譽很開心。
祝賀他們
一起為她們們點贊!
來源:大江網(wǎng)/大江新聞客戶端綜合央視新聞、新華社體育、贛州市殘疾人聯(lián)合會、贛州廣播電視臺、瓷都晚報
編輯:萬洋 責任編輯:周霓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