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英王陳玉成是太平天國后期的重要將領,他和李秀成組成了雙子星座,緩解了天京事變后岌岌可危的局勢,力挽太平天國于既倒,湘軍統帥胡林翼評價他“賊中精銳,只四眼狗一支耳,他何足慮耶!”
陳玉成原名陳丕成,廣西藤縣新旺村人,自幼父母雙亡,他和李秀成是同村好友,因兩眼之下各有紫色斑痕,遠望如同四眼,被清廷蔑稱為“四眼狗”。
陳玉成出道很早,只有14歲跟隨叔父陳承镕參加了金田起義,因年齡小,當時被編入童子軍中。
陳玉成是個上進的人,他在童子軍中苦練武藝,使得一手好槍法,很快成為武藝高強的牛人。同時,他對戰術也頗有研究,獨創了“回馬槍”戰術。即對陣時,前鋒佯裝落敗,待敵追殺而至時,前鋒與預先埋伏的人馬突然回頭掩殺,使敵在毫無防備的情況下落荒而逃。這套戰術直到百余年后仍在皖鄂等省被稱為“三十檢點回馬槍”。
1854年6月,17歲的陳玉成嶄露頭角,他隨大軍西征,國宗石鳳魁統軍攻打武昌不利,陳玉成主動請纓,愿率敢死隊智取城東,獲得準許。于是,他率500壯士經梁子湖繞道武昌東城,縋城而上,殺死城頭守軍,將旗幟插遍城頭。陳玉成登上城樓,為大軍入城開辟道路,立下首功,從此名聲大震。
天王洪秀全聽聞此事后,不由對陳玉成贊不絕口,給出5字評價:英雄出少年。同時擢升他為殿右三十檢點,統帶陸軍后十三軍,水師前四軍。
一年后,陳玉成被提升為丞相,并隨秦日綱參加救援鎮江、擊破江南江北兩大營戰役,在鎮江之戰中乘小舟沖入城中,完成里應外合計劃,再立大功。
1856年,也就是陳玉成19歲時,太平天國爆發了著名的“天京變亂”,楊秀清,韋昌輝等兩萬余人先后被殺。
此后他在石達開指示下展開皖北反擊,是太平軍在天京事變后第一個轉入反攻的戰略區。隨后,遭猜忌的石達開憤而出走。無奈之下,天王洪秀全只好起用新人,他任命蒙得恩為正掌率,陳玉成為又正掌率,李秀成為副掌率,組成軍事領導小組,由陳玉成和李秀成直接負責軍務,開啟了天國后期的雙子星時代。
1858年夏,陳玉成與李秀成等太平軍將領大會于安徽樅陽,制定了擊破江北大營,解除天京之圍的決議。陳玉成先克廬州,后與李秀成大軍在烏衣會師,大敗江北大營統帥德興阿軍,乘勝連克浦口,六合等地,打通了天京與江北的交通。期間,湘軍悍將李續賓孤軍深入,企圖收復廬州,得到守將吳定規求援的陳玉成連夜回軍,與李秀成在廬州附近的三河鎮殲滅湘軍精銳六千余人,李續賓兵敗自殺,取得三河大捷。
三河大捷后第二年,在洪仁建議下,洪秀全將當時地位最高、戰功最著的年僅23歲的陳玉成封為英王,并下達了這樣一條詔旨:外事不決問英王,內事不決問干王,二事不決問天王。可見對陳玉成的器重。
陳玉成成為繼石達開之后太平天國最年輕的封王將帥后,充分發揮勇猛善戰的特點,屢立戰功。陳玉成在安徽地區勢如破竹,數次擊敗清軍主力部隊,安徽也成為了太平天國唯一一個領土沒有縮減,反而增加的地區。
1860年,陳玉成會合李秀成,楊輔清,李世賢,劉官芳等將領,第二次攻破江南大營,統帥和春畏罪自殺,主將張國梁戰死丹陽,使清廷圍困太平天國的計劃徹底宣告破產。
同年曾國藩進攻安慶,陳玉成帶領軍隊南下解救安慶,安慶之戰是太平天國晚期的一個重要轉折點。安慶之戰太平軍的人數和裝備都不亞于湘軍,但是安慶之戰的結果出人意料,最終以湘軍獲勝而告終。
失利主要原因在于陳玉成,首先,他的戰術有誤。他采用“圍魏救趙”的策略進兵湖北,兵鋒直逼湘軍大本營武昌。不料,湘軍不為所動,而武昌也由于種種原因未能攻占,陳玉成只好被迫回軍安慶,與湘軍多次苦戰,均無法解圍,終使安慶失陷于敵手。其次,他的個性清高。陳玉成取得一些功績后,有點飄飄然,固執已見,不聽取李秀成等的建議,結果導致和李秀成之間的配合出了小問題,再加太平軍內部矛盾較多,最終使得安慶失守。
安慶之戰失利后,陳玉成不得不采取保守策略,謹慎防守,結果他軍隊的人數也越打越少。到了1862年的時候,洪秀全對屢戰屢敗的陳玉成進行了處罰,幾乎革去他除王爵外的一切職務,也正是因為這樣,李秀成在太平天國的地位已經遠遠超過了陳玉成。
陳玉成身邊的嫡系部隊也在數次征戰中損失殆盡。無奈之下,他只好派出扶王陳得才、遵王賴文光遠征豫陜,經略西北,試圖“廣招兵馬,早復皖省”。同時,還規劃了一個美好的愿景,分兵掃北,會師西北軍,途徑河南再次北伐直搗京師。
然而,計劃趕不上變化,在外部清軍各部層層壓制下,陳玉成孤軍奮戰,勢不能守,準備突圍。正在這時,駐扎壽州的叛徒苗沛霖派人混入廬州送信,請陳玉成駕臨壽州,并表示愿將手下人馬全部交予英王統轄。
部將們都說苗沛霖是個首鼠兩端的小人,千萬不要去自投羅網。結果陳玉成力排眾議,一意孤行,突出重圍后直接前往壽州。奏王苗沛霖早已勾搭上清軍,為了表示誠意而故意誘騙陳玉成前來,好將他當成禮物獻給清軍。
結果陳玉成一到壽州,就被苗沛霖擒拿住了,并押往清將勝保大營。
勝保許以高官厚祿,極力勸說陳玉成投靠朝廷,陳玉成義正言辭地回了11個字:大丈夫死則死耳,何饒舌也!
勸降無望,勝保只好將陳玉成押上了刑場。1862年6月4日,年僅26歲的英王陳玉成在河南鹽津西校場關帝廟前被凌遲處死。
曾國藩對陳玉成的評價是13個字:自漢唐以來,未有如此賊之悍者!
陳玉成死后,雙子星局面被打破,李秀成獨撐危局,孤掌難鳴,最終導致了太平天國起義失敗。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