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汽車圈,幾乎每年都有一項設計亮點,會引得幾乎全部的汽車品牌爭相模仿。如果說2019年是貫穿式尾燈的流行年,那么2020年,毫無疑問,內飾的雙聯屏設計將成為主流。
截至目前,2020年后推出的新款車型中,幾乎有超過70%的新車都采用了雙聯屏設計,這個原本只屬于奔馳高端車型的配置,目前已經在十萬級的車型中可見。
也難怪,無論是懸浮式設計還是傳統的內嵌式設計,已經讓消費者有些審美疲考了,雙聯屏設計在科技感的塑造上的確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逐年的審美都在改變,那么,汽車上的屏幕,究竟是怎么一步步進化成如今的模樣?
當汽車產品逐漸成熟,已經完全能夠滿足人們的出行需求時,為汽車賦予給多的功能性就成了汽車進化的另一個方向,所以,在車內增加娛樂功能就成為了需求,首先,我們想到的,肯定就是收音機了。
而事實確實如此,雪佛蘭于1922年推出了全球首款搭載收音機的車型,當然,它僅具備收音機功能,沒有任何功能性上的幫助,那時候幾乎所有的行駛參數都是用機械儀表來呈現的。
有了收音機之后,緊接著而來的,就是磁帶播放器了。其實嚴格來說并不能算是緊接著,因為直到1965年,福特才與摩托羅拉合作,將磁帶播放器塞進汽車里,這中間,整整相隔了四十多年。
而且,你不要覺得車載磁帶播放器的推出為什么這么遲,因為直到1962年,飛利浦才發明了盒式錄音磁帶,而在我國,直到80年代初期才開始流行錄音磁帶和錄音機。
所以,當收音機和磁帶播放器被車載后,最初級的車載多媒體娛樂功能也就誕生了。
隨著磁帶播放器的車載,彼時還有一項技術在飛快的發展,那就是顯示器技術。隨著顯示技術的逐漸成熟,人們對于車載娛樂系統的需求已經不單單是聽覺能夠滿足的了。
到了上世紀80年代,在汽車上搭載的CRT顯示器及LED顯示屏已經逐漸將汽車的部分功能可視化,比如導航。那時候的導航地圖,可以預先輸入整個國家的地圖數據,并利用CRT顯示器進行比較粗線條的展示。
車載娛樂系統逐漸可聽可視之后,可觸摸成為了下一個追求。1986年,別克推出首款采用CRT觸摸屏的量產車型。這種新型的人機交互方式驚呆了當時的人們,而且,可觸摸的屏幕,甚至集成了很多車內開關功能,并且通過觸控可以對空調、音量、電臺等進行控制。
就這樣到了上世紀90年代,中控屏幕逐漸興起,人機交互的方式也逐漸多樣化起來,旋鈕式、按鍵式、觸控式幾乎都有,除了滿足娛樂功能之外,更多的車輛信息和功能可以通過中控屏來調節,從電阻屏到多點觸控電容屏,倒是經歷了不少年,但基礎的外觀設計上,基本上定型了十數年,一直持續到現在。
后來,車載屏幕和車載影音娛樂系統的進化,我們都知道了。其實除了設計、尺寸之外,交互方式是進化速度最快的,除了上面提到的旋鈕式、按鍵式、觸控式之外,語音和手勢操控成為了近些年人機交互的香餑餑。
在尺寸上,雙聯屏其實并不算尺寸最大的,也不能算是設計最驚艷的,覆蓋全中控臺,超過50寸的巨屏其實早幾年前就誕生了,只是截至如今,還沒有量產普及而已,因為考慮到汽車科技其他方面的發展速度,車載顯示技術發展有些過快了。
畢竟,如今的汽車,還處于人為控制的階段,勉勉強強在朝著L3級別自動駕駛的方向發展。在真正完全的自動駕駛誕生之前,屏幕存在的意義,還是以集成功能性和增加娛樂性為主。顯示清晰、邏輯良好、交互方便即可,對尺寸的需求,其實并不太大。
每日一問:
若讓您設計車載屏幕,會加入什么功能?
說出來驚訝一下大家吧!
中午看什么您說了算!如果您有什么感興趣的、想知道的話題都可以通過文末留言告訴我們,我們會根據大家的話題進行篩選,在之后的文章中為您解答!
優質熱文推薦
-“平行進口車”價格更便宜?其中緣由不得不知!
-路上這么多“電子眼”,抓拍違章的就這幾種!
-您的愛車還有多少年壽命?談一談關于車輛報廢的那些事
-后輪也能轉向!這種“高大上”設計究竟有何用?
-氣缸積碳、尾氣冒藍煙?這些問題或許和機油有關
騰訊汽車
網上選車、買車找騰訊汽車
長按識別二維碼關注我們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