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7日,省委、省政府出臺《關于貫徹〈景德鎮國家陶瓷文化傳承創新試驗區實施方案〉的意見》。《意見》的出臺,進一步激發了景德鎮市社會各界推進國家試驗區建設的熱情。
以國家試驗區建設為契機,立足文化優勢,擦亮“金字招牌”,打造一批國家級、國際化的陶瓷文化品牌,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走出去貢獻“景德鎮力量”,景德鎮正行穩致遠。
景德鎮的陶瓷文化是世界級的
在景德鎮,有一個獨特的文化現象:3萬多名來自全國、全球各地的藝術工作者匯集于此,如癡如醉地研究陶瓷文化,其中不乏知名的古陶瓷專家、英國皇家藝術學院的教授、哈佛大學物理學博士。3萬“景漂”背后的虹吸思維折射出景德鎮陶瓷文化的強大吸引力。
參加國慶70周年慶典的江西彩車,7項構成元素中,與景德鎮相關的就占了3項,充分顯示出景德鎮作為江西文化名片的獨特地位。
景德鎮是一個如此特別的城市。兩千多年的冶陶史、一千多年的官窯史、六百多年的御窯史,沒有同構性的陶瓷文化資源孕育了城市絕美的“文化容顏”:景德鎮歷史文化悠久,擁有御窯廠等不可移動文物770處、各級文物保護單位248處,完整的陶瓷歷史文化生態在全世界獨樹一幟;景德鎮陶瓷產業配套體系完備,涵蓋了日用瓷、高技術瓷、建衛瓷、藝術瓷等各個品類;景德鎮陶瓷人才聚集,目前擁有國內唯一的景德鎮陶瓷大學等4所高校,陶瓷技能人才5萬多人、大師300余名,同時有3萬多“景漂”在景德鎮創業尋夢,形成了獨特的“景漂”現象;景德鎮陶瓷文化旅游資源豐富,是首批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是國家文旅部向海外推出的35個王牌景點之一,擁有8家4A級景區和國內唯一以陶瓷文化為主題的5A級景區——古窯。
如何利用好這些世界級的陶瓷文化資源稟賦,將文化優勢轉化為品牌優勢,推動城市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近年來,市委、市政府通過環境大整治,為城市“洗臉”、“洗腳”,通過“雙創雙修”,為城市“提質”“鑄魂”,城市的功能在改善、顏值在提升,掩埋在“泥土”里的“貴氣”在凸顯,這些打基礎的工作為放大品牌效應、彰顯文化魅力提供了厚實“土壤”。
現在,國家試驗區建設的大幕已經拉開。景德鎮正緊緊抓住這一千載難逢的機遇,推進景德鎮瓷器地理標志的傳承保護,研究整合景德鎮國瓷文化品牌,加強陶瓷知識產權保護,讓更多的陶瓷文化企業走出去,和國際接軌、與世界對話,用品牌力量講好景德鎮的發展故事。
彰顯陶瓷文化的品牌力量
2019年11月5日至10日,第二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在上海國家會展中心舉行。景德鎮選送的陶瓷禮品瓷《窯變三色瓷瓶》《窯變花釉陶藝碗》《生機盎然》青花瓷和《陽春三月》青花瓷瓶被選定為“國禮”;《魚藻樂安》粉彩堆雕宋玉茶具套組被選定為副總統、副總理禮;《青韻系列產品咖啡具》被選定為部級禮品。
景德鎮名瓷綻放“進博會”的背后,是景德鎮市一直致力于加強陶瓷品牌建設的結果。
據了解,為推進陶瓷品牌建設、打造具有核心競爭力的陶瓷自主品牌,景德鎮市積極組織陶瓷品牌企業參加“中國陶瓷品牌集群聯盟”,依托這個國家級平臺推動景德鎮市陶瓷品牌走出去;鼓勵、組織陶瓷企業參加各類高端展會、亮相各大平臺,提升景德鎮市陶瓷品牌的美譽度和影響力;利用陶瓷發展基金對我市陶瓷品牌企業在國內一二線城市開設陶瓷品牌店,入駐國內標志性建筑、場所,提供國禮、國賓用瓷等項目方面給予重點支持;正在著手制定《景德鎮國家用瓷獎勵辦法》和《景德鎮市陶瓷品牌和文化走出去扶持項目方案》等政策文件,以引導、促進陶瓷企業塑造品牌形象;邀請國際、國內知名品牌權威專家進行專題講座,提升陶瓷企業的品牌管理運營能力,開拓陶瓷企業家的品牌國際化視野。
目前,景德鎮市擁有陶瓷品牌類中國馳名商標5件、江西省著名商標56件、景德鎮市知名商標64件。景德鎮陶瓷企業或個人在國家商標局注冊陶瓷類商標達到2449件。
2018年7月1日,景德鎮陶瓷集團成立。其旗下的“紅葉”陶瓷品牌,以精湛的工藝技術、千姿百態的造型、卓越的品質和絢麗多彩的裝飾獲日用陶瓷“中國馳名商標”。“紅葉”“昌南”“百花”“玉風”“金品陶”是我市國有陶瓷品牌的佼佼者。近年來,景德鎮市還涌現了“誠德軒”“寶瓷林”“逸品天合”等民營陶瓷知名品牌。國有陶瓷品牌和民營陶瓷品牌交相輝映,推動了景德鎮市陶瓷產業升級換代,彰顯了景德鎮市陶瓷文化的品牌力量。2019年,景德鎮市規上陶瓷企業工業總產值達124.59億元。
永葆“金字招牌”的生機與活力
3月3日,春雨綿綿。克服疫情影響,陶陽里歷史街區保護利用項目啟動“復工鍵”。同時復工的還有陶溪川二期等諸多項目。這些項目的建成將為國家試驗區建設注入更豐富的內涵。
這些項目的承建單位——景德鎮陶文旅集團,正瞄準國際化方向,著力品牌矩陣的打造。近年來,該集團先后邀請了清華大學、中央美院、科特勒咨詢公司等國內外知名機構,研究制定集團品牌戰略,聚焦以陶溪川為核心的品牌矩陣。據了解,該集團注重從需求端出發,做好內容,創造價值,傾力打造陶溪川國家級、國際化品牌。集團在擁有核心品牌的同時,大力推進浮梁縣西湖鄉鄉村振興、龍珠閣和智造工坊、中德工業4.0實訓基地等品牌項目建設,較大地提升了集團社會知名度。
正是像陶文旅集團這些企業的品牌創新思維,讓景德鎮的“金字招牌”永葆生機與活力。
陶瓷產業作為知識產權密集型產業,品牌的發展、創新尤其需要以良好的知識產權法治環境為依托。但從現實情況看,我市陶瓷產業所面臨的知識產權保護問題仍然任重道遠。記者從市市場監督管理局了解到,該局正按照《景德鎮國家陶瓷文化傳承創新試驗區實施方案》的要求,積極探索有效可行的陶瓷知識產權綜合管理與保護工作機制,著力推進快速維權中心升格保護中心建設,用以激勵試驗區內相關產業創新,遏制侵權易發多發的現象,改觀權利人維權“舉證難、周期長、成本高、賠償低”的局面,充分發揮知識產權對經濟社會發展的支撐作用。
如何更好地推動陶瓷文化企業品牌的打造?
記者從有關部門了解到,景德鎮市正著力推進景德鎮瓷器地理標志的傳承保護和國瓷文化品牌研究整合工作。按照《景德鎮國家陶瓷文化傳承創新試驗區三年行動計劃(2019—2021年)》所列2019—2020年構建地理標志保護體系,2021年上報景德鎮瓷器陶瓷標準修制訂項目的時間節點要求,市瓷局與市市場監管局加強溝通協調,圍繞“景德鎮瓷器”地理標志產品標準制定、認證、監管體系構建,先后邀請中國質量大學、輕工業陶研所、市陶瓷協會的專家以及陶瓷企業家召開座談會,廣泛聽取意見建議,大力推進景德鎮青花、玲瓏、粉彩、顏色釉四大地理標志產品標準制定事宜,進一步完善《景德鎮瓷器地理標志產品保護暫行辦法(送審稿)》。(來源:景德鎮日報 胡發根 王姝)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