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農民日報播報普通話
高質量發展建設共同富裕示范區,縮小城鄉居民收入差距無疑是重要指標和核心目標之一。最近,記者從國家統計局浙江調查總隊獲悉,2021年,浙江城鄉居民收入比降至1.94,比上年縮小0.02,相當于農村居民人均收入多增加300元左右。這已是浙江城鄉居民收入差距連續第9年呈縮小態勢。
以“民營經濟”著稱的浙江,素來藏富于民,尤其是農村發展水平長期處于全國前列。2020年,浙江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連續36年領跑全國,該年度,城鄉居民收入比自1993年以來首次小于2。
記者了解到,2021年,浙江老百姓的“錢袋子”更鼓,居民收入呈恢復性增長。按常住地分,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為68487元,比上年增加5788元,名義增長9.2%;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為35247元,比上年增加3317元,名義增長10.4%。據悉,浙江城鎮和農村居民收入水平有望連續第21年和第37年榮膺全國第一。
此外,還有兩組數據,同樣說明了浙江推動均衡發展的“含金量”。2021年,浙江低收入農戶人均可支配收入16491元,比上年增長14.8%,并且各季度增速呈上升態勢;去年前三季度,浙江山區26縣的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20125元,同比增長12.2%,增速比全省和全國高出0.6個百分點。
今年浙江“兩會”期間,浙江省人民政府工作報告明確提出,將持續著力推進區域城鄉協調發展,進一步縮小區域、城鄉差距,在“擴中”“提低”改革中,聚焦低收入農戶、進城務工人員等提低重點群體,探索制定針對性增收激勵政策,進一步激發增收積極性和主動性。(記者朱海洋)
責任編輯:汪霽月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