謹防復學學生“心理感冒”
宋思嘉
4月7日,在經歷“加長版寒假”之后,全省高三、初三年級(含九年一貫制學校九年級)學生和中等職業學校畢業年級學生回到學校,瑯瑯讀書聲將讓沉寂許久的校園再次迎來暖意和生機。
這些天,我們也欣喜地看到,各地從防控應急演練、健康動態監測和物資設施保障等多方面,扎實做好疫情防控和復學工作,努力保障學生返校后的校園安全,值得點贊。不過,在孩子們回到校園之后,還有一件重要的事情要提上日程——及時加強心理疏導,做好人文關懷,謹防出現“心理感冒”。
“心理感冒”,即由于環境改變或壓力增加等因素,引發情緒低落、乏力犯困和思維遲緩。客觀看,處于青春期的學生,面對備考、升學和就業壓力,本就容易產生恐懼、焦慮和抑郁等負面情緒,而在面對疫情帶來的心理沖擊,應對在線學習的挑戰之后,這種負面情緒極易被放大,有時不僅會影響到正常的學習和生活,還可能導致無法預料的嚴重后果。
所以,應高度重視孩子們的心理健康。一方面,學校須健全心理危機預防和快速反應機制,尤其是針對第一批復學的畢業年級學生開展有針對性的心理健康服務,完善心理危機干預工作預案,做好對心理危機學生的跟蹤服務,多給孩子們一些心理關懷,統籌安排好學習任務和教學進度,開展一些減壓培訓,培育學生理性平和、積極樂觀、健康向上的心態。另一方面,家庭教育亦不可缺位。升學和就業的重要性,幾乎每一個畢業年級的學生早已意識到,家長就不要不斷輸送壓力,讓孩子感到“亞歷山大”了,而要及時關注孩子的心理變化,并給予溫暖的精神關懷與細致的生活照料。
當然,復學學生也需做好自我情緒調節,科學制定學習、生活計劃,踏踏實實勤奮學習,努力在學習實踐中苦練本領、增長才干,實現自己的目標。
“遲日江山麗,春風花草香。”嘿,少年好久不見!期待再見到的你們,擁有更加飽滿的精神狀態和更加拼搏的奮進姿態!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