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光明網-《光明日報》2022-04-10 04:18
光明日報記者 陸 健 光明日報通訊員 謝尚國
“來,嘗一口。我們家的‘莫干黃芽’喝起來特別香!”在浙江省湖州市德清縣阜溪街道民進村王婆嶺生態茶場,95后“茶二代”馬倩蕓給我們沏上一杯熱茶,“我家種的高山生態茶葉產量不高,但沒污染、品質好,城里的年輕人也愛喝。”
馬倩蕓在聞嗅剛炒制好的新茶。王樹成攝/光明圖片
德清縣現有茶園面積3.03萬畝,其“莫干黃芽”曾在20世紀80年代與龍井、舉巖、紫筍評為浙江省四大名茶,被業界稱為“茶中茅臺”。前些年,“莫干黃芽”受區域面積限制和周邊茶葉品牌的興起,在規模、知名度上無法與之競爭,許多茶農開始毀茶轉行。
2017年,馬倩蕓的父親承包的960畝茶園陷入困境,準備轉讓掉。“我們這里有這么好的山水,就這么轉掉太可惜了,我得想辦法把祖輩們留下的好茶傳承下去。”馬倩蕓那年正好大學畢業,憑著一股沖勁毅然回家接手父業干起了“茶二代”。
“當時茶廠設備陳舊、產能不高、茶種單一,必須要通過品質化發展、數字化管理和互聯網思維,提升‘莫干黃芽’茶品牌的核心競爭力。”剛接手不久,馬倩蕓在父親的支持下大膽開啟“創新”之路:啟動數字茶園項目建設,上馬全新的工藝流水線和氣候品質溯源系統,并與高校合作研發新品、創新口感。
茶園的管理和品質上去了,馬倩蕓考慮如何打響“莫干黃芽”的品牌度和美譽度。于是,她開始在淘寶、微信、抖音上開了網店,將傳統的茶文化與現代的電商銷售相結合,打開了新銷路。
馬倩蕓(右一)與“德清嫂”志愿者在茶園里直播“莫干黃芽”。王樹成攝/光明圖片
馬倩蕓得過新市鎮“蠶花娘娘”稱號,為了一片茶葉卻不得不“變身”為“網紅直播”。每當采茶季,她都會在茶園里直播自家茶葉的采摘炒作全過程,讓更多人目睹“莫干黃芽”的價值所在。
去年,馬倩蕓在茶園附近開了一家以“莫干黃芽”為主題的高端民宿,在每個房間里給客人送了一盒“莫干黃芽”手禮裝,并在小冊子里普及茶文化知識。“老一輩的只想著怎么把茶賣出去,而我一心就想做大‘莫干黃芽’這個老品牌的影響力。”馬倩蕓說。
運營“斟希”茶品牌、策劃茶園體驗游、舉辦“德清嫂”采茶賽……眼下,馬倩蕓忙得不亦樂乎。“有新賣點,才有新突破。”重振“莫干黃芽”茶品牌,她充滿信心。
《光明日報》( 2022年04月10日 10版)
[ 責編:張倩 ]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