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9日,由兵器裝備集團、中國一汽、東風公司、長安汽車、江寧經開科技,共同出資組建的中汽創智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汽創智”)成立暨基地項目啟動儀式在江蘇南京隆重舉行。中汽創智定位為新能源及智能網聯汽車前瞻、共性、平臺、核心技術的研發及產業化公司,力爭用三至五年時間打造中國第一、世界一流的創新型汽車高科技研發企業。這一央企合作的創新型項目的正式啟航,為江蘇打造產業特色、加速推動中國汽車產業轉型升級注入了全新動力。
▲中汽創智科技有限公司成立暨基地項目啟動儀式在江蘇南京隆重舉行
肩負新使命,前瞻科技引領者應運而生
當前,中國汽車市場消費需求正在發生巨大變化,特別是“新四化”——電動化、網聯化、智能化及共享化技術的快速迭代,使汽車產業升級面臨巨大壓力,轉型迫在眉睫。
早在2017年12月1日,中國一汽、東風公司、長安汽車三方在武漢就簽訂了《戰略合作框架協議》,確定在前瞻共性技術創新、汽車全價值鏈運營、聯合出海“走出去”、新商業模式探索四大領域開展合作,并取得了諸多成果。歷時2年6個月,中汽創智于今年6月2日在南京注冊成立,正式落戶國家級南京江寧經濟技術開發區,注冊資本達160億元。
▲2017年12月1日,中國一汽、東風公司、長安汽車三方在武漢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
為中國汽車產業發展注入創新的動力。中汽創智以創新作為引領公司發展的第一動力,以全球領先、自主創新、開放合作為原則,基于中國汽車產業發展需要,突破技術邊界、市場邊界、地域邊界,通過平臺技術創新、商業模式創新、體制機制創新,為中國汽車企業在技術研發、產業合作、商業模式等方面帶來新的示范價值。
為廣大客戶創造更高品質汽車生活。立足當下,著眼未來汽車消費者的需求,中汽創智提出“1356”工作方略,以“研發綠色低碳、智慧安全、極致體驗的汽車技術,賦能美妙出行、美好生活”為發展愿景,開發3大領域產品、推進5大關鍵舉措、構建6大業務體系,將為消費者創造更環保、更安全、更美好的汽車生活。
突破新技術,逐步搭建核心技術平臺
1956年7月13日,新中國制造的第一輛汽車——“解放”牌CA10載貨車在一汽下線;1958年5月長安汽車研制出新中國第一臺吉普車長江46,參加1959年國慶十周年閱兵;1969年9月28日,第二汽車制造廠(東風公司前身)大規模施工建設拉開序幕,開啟了振興民族汽車工業的新征程。中國汽車工業經歷了從自力更生到打開國門,從合資生產到自主研發逐漸成熟的發展歷程。縱觀發展之路,只有掌握核心技術,才能在新一輪變革中存活和發展。
定位高科技平臺公司。中汽創智聚焦智能電動底盤、氫燃料動力、智能網聯汽車三大業務領域,瞄準最前沿科技,借助母公司技術優勢,發揮南京江寧經濟技術開發區政策和區域優勢,通過自主、合作、協同實現核心技術掌控。
▲中汽創智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王國強介紹公司情況
打造下一代汽車核心技術。公司聚焦核心技術、聚集關鍵資源,創新流程體系、創新運作機制,主攻三大領域關鍵核心技術點,打造超級智能新能源汽車技術的關鍵零部件產品和技術品牌,支持下一代智能新能源整車開發。
開創新模式,快速打造高質量產業集群
以“新四化”為代表的新一輪汽車產業革命,不僅為中國汽車產業帶來全新的挑戰,也帶來了歷史性的戰略新機遇。中國汽車產業需要不斷探索發展規律、創新發展路徑,以開放的心態融合技術、資本和各項資源。
逐步建立投融資運作平臺。中汽創智重點聚焦自主能力建設、核心技術突破及產品開發。期間,也將通過戰略投資和并購重組等方式獲取需要的關鍵資源,快速構建研發和產業化能力。
政企聯合構建產業新優勢。雄厚的產業基礎、優越的科創實力和一流的營商環境,是中汽創智選擇南京、落戶南京江寧經濟技術開發區的重要原因。南京江寧經濟技術開發區綜合實力已連續四年位居全國經開區前十強,穩居全省前三強,營商環境全省第一。集聚了上汽大眾、長安馬自達、福特等近140家整車、研發中心和零部件企業,形成了集研發、整車及零部件制造、營銷服務于一體的完整產業鏈。近年來,圍繞汽車“新四化”,一汽人工智能研發院、哥倫布智聯、貨車之家等項目紛至沓來。南京江寧經濟技術開發區擁有高校15所、大學生20萬名,高端人才資源總量及集聚度位列南京市開發區首位、江蘇省開發區第二,是全國首個集歐美同學會留學報國基地、國家知識產權示范園區等為一體的區域。
當下,中國汽車產業正處于創新、變革的關鍵時期,百年汽車產業迎來發展新機遇。未來,中汽創智將牢牢抓住汽車產業“新四化”的大趨勢,肩負新使命、突破新技術、開創新模式,與越來越多對汽車產業有情懷、有擔當的合作伙伴,攜手共進,并肩前行,致力成為中國汽車產業技術創新的引領者、產業孵化的踐行者、數據服務的驅動者,推動中國由汽車大國向汽車強國邁進!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