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AV一区二区三区日韩,免费A级作爱片免费观看美国,精品亚洲成A人在线观看,国产精品自在在线午夜蜜芽tv在线

桐木鎮蘭梅珍、戴朝秀、黃林獲評2018年第四季度“萍鄉好人”


1月21日下午,萍鄉市2018年第四季度“ 萍鄉好人”發布儀式暨全市道德模范與身邊好人現場交流活動在萍鄉市交通職業學校舉行,桐木鎮蘭梅珍獲評敬業奉獻類“萍鄉好人”、戴朝秀、黃林獲評孝老愛親類“萍鄉好人”。

蘭梅珍(中)

事跡簡介

蘭梅珍,女,1945年10月出生,中共黨員,上栗縣桐木鎮老黨員。

  一個先進典型就是一面旗幟,一位優秀黨員就是一根標桿。而現年73歲的蘭梅珍就是上栗縣桐木社區的一面旗幟、一根標桿,她1982年參與社區工作,1985年7月入黨,是社區老體協主席、社區黨支部第一黨小組組長,桐木鎮優秀共產黨員。雖年越古稀,她心中卻始終向著黨、裝著人民,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永葆本色做表率,扶貧助弱做志愿,堅守崗位盡職責,情系夕陽獻余輝,用自己的初心、愛心、癡心、熱心詮釋著一名新時代優秀共產黨員的高尚情懷和責任擔當。

 初心不忘,永葆本色做表率

  蘭梅珍給人的第一印象就是黨員意識高、黨性觀念強、先鋒模范作用突出,“見紅旗就扛,有第一就爭”是她的一貫作風。在社區工作多年來,她總是以身作則,率先垂范,帶頭打頭陣、做表率。為推進社區黨小組規范化建設,她廣泛深入群眾,多次召開黨小組會議收集黨員群眾意見建議,要求黨小組成員充分發揮“六員”作用,并在自己所帶領的黨小組開展先行先試。在她的高標準執行、嚴制度落實下,形成了良好的示范帶動效應,有效激發了全體黨員的參與積極性,大家根據自己的興趣和特長,自愿認領身份,并在日常活動中競相亮身份、做表率、爭先鋒,密切聯系群眾,暢通民意訴求,充分發揮了黨員的“雙帶”作用。連續多年來,社區始終保持了“零上訪”“零事故”“零違法”的記錄,促進了社區的和諧穩定,為“共建和諧社區共創美好家園”提供了堅強的組織保證。

  愛心不倦,扶貧助弱做志愿

  說起蘭梅珍,周邊群眾都會不自覺的為她豎起大拇指,在社區群眾中經常有這樣一句話掛在嘴邊:“有困難找蘭主席!”村民的事,哪怕是雞毛蒜皮的小事,都是她的大事。“群眾有什么困難,她都會盡自己百分之百的努力去幫助解決。”2016年,社區居民邱某家兒子遭遇突發事故,導致重度致殘,家中的頂梁柱轟然倒塌,當時得知消息之后,蘭梅珍趕緊放下手中的事情,第一時間趕到現場安撫家屬情緒,并當即號召社區愛心人士籌集到善款3150元,幫助邱某家庭解決燃眉之急,而她自己卻因過度操心勞累連飯都吃不下。

  為幫助更多需要幫助的人,凝聚社會正能量,2015年,在她的提議下,社區成立了第一支志愿服務隊,從此,“紅馬甲”成為社區一道靚麗的風景線。在她的精心組織和引導下,各類志愿服務活動如火如荼的開展了起來,比如雷鋒月開展環境衛生整治、端午節、重陽節走進光榮敬老院、扶殘助殘日看望殘疾朋友、逢年過節走訪慰問貧困戶、困難黨員等,志愿活動為群眾帶去實實在在的好處的同時,也產生了良好的社會效應,密切了黨群、干群關系,讓志愿精神成為一種社會風尚和理念。

  癡心不改,堅守崗位盡職責

  盡管在基層工作了這么多年,蘭梅珍對于工作的熱情和激情卻沒有一絲一毫的減退,反而更加堅定和執著。為讓社區的老年朋友過一個溫馨熱鬧的重陽節,她每年都會提前一個多月就開始籌劃準備,讓老人們過得開心、快樂而有意義。2017年,在她的精心組織準備下,大型文藝活動“志愿美麗新農村傳承重陽敬老情”在美麗的郭家山文化廣場舉行,現場觀眾達400余人,活動取得圓滿成功。然而活動結束后,蘭梅珍卻因操勞過度病倒了,她的家人多次要她停下手中工作,好好修養身體,安度晚年,可她卻始終放不下。如今,在社區的大街小巷依然能看到她瘦弱卻挺拔的身影。

  熱心不減,情系夕陽獻余輝

  作為社區老體協主席,蘭梅珍一直致力于老年人體育事業的發展,讓老年人也能老有所學、老有所為、老有所樂。多年來,在她的組織感召下,社區老體協相繼成立了“威風鑼鼓隊”“文藝演出隊”“門球隊”“柔力球表演隊”“佳木斯舞蹈隊”,每年的表演活動達到數十場,特別是一年一度的“大地紅之夏百姓大舞臺”,都能看到他們活躍的身影,還經常代表市縣參加省級賽事并獲得多項榮譽,桐木社區也被評為“江西省老年體育工作先進社區”。蘭梅珍用她這顆不知疲倦的熱心為老年體育事業付出了辛勤的努力,為老年人搭建了快樂健身、溝通情感、幸會交友、陶冶情操的良好平臺,讓老年人的余輝綻放出更加絢麗奪目的光彩。

  36年過去,彈指一揮間,蘭梅珍每當回憶著自己在社區這些年工作的點點滴滴,歷歷往事總是讓這位已進入古稀之年的老黨員感慨萬千,她說,在幾千人的社區里,她是“蕓蕓眾生,滄海一粟”中的“小我”。36年來,她始終在用自己的智慧、精力和經驗實現著一個“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的“大我”。

戴朝秀(左)、黃林(右)

事跡簡介

戴朝秀,1944年8月21日出生,黨員,桐木鎮蕉源村人。

  2017年的一個下午,坐在院中小憩的戴朝秀老人被“孫子”戴來林喚醒,他顫顫巍巍地接過“孫子”戴來林遞來的大學錄取通知書,既高興又激動,眼淚不自覺地掉了下來。今年74歲的戴朝秀已經滿頭白發,是桐木鎮蕉源村一個擁有著43年黨齡的老黨員,他先后當過桐木鎮鄉辦企業的副廠長、村支部書記、副鄉長、副書記,直至上栗縣礦管局局長。19年前,他把這個沒有任何血緣關系的“孫子”抱回家的那一刻起,就開始了他忙碌的晚年生活。如今望著已經長大成人的來林,再回憶起過去十幾年時間里的點點滴滴,他點燃香煙深吸一口,此刻戴朝秀的心里終于有一種如釋重負的感覺。

【退休不褪色,抱回鄰居“傻”孩子】

  1999年9月19日出生的戴來林,是家里的第五個孩子,上面有一個姐姐和三個哥哥。除姐姐在外婆家帶大外,三個哥哥無一例外都沒能活過滿月便夭折。夭折的原因,鄰居們都說是因為來林的媽媽太傻,給孩子穿多了衣服捂死的。發現來林那天還是被他的哭聲給驚動了,原來剛出生的來林竟然被母親穿上了9件衣服、7條褲子,而且里里外外全部都濕透,一股臭味撲鼻而來。眾人看著捂得小臉通紅、哭得聲嘶力竭的孩子,沒有一人伸出手去。不知是誰在人群里怯怯地說了一句:“淑華,這孩子可憐就由你幫忙帶著吧,你家朝秀有工資,你又剛好退休了沒事。”來林的父親因早年在煤礦上班受了傷,幾乎喪失了勞動能力,不能時時刻刻盯著守護自己的孩子,眼見孩子一個個的夭折離世,自己卻無能為力,他朝戴朝秀的妻子點了點頭,希望這個孩子能離開這個家好好地活下去。戴朝秀的妻子沒有猶豫,將其抱回了家,退休在家的戴朝秀非常支持妻子的決定,為了方便照顧孩子,他讓在家養身體的女兒和外甥回到了婆家,自己承擔起了照顧孩子的責任,并給他取名“來林”,寓意“繼往開來”。

  “當時那孩子在娘胎里就先天營養不足,身體特別虛,每晚尿床,我就每天晚上定好鬧鐘,8點、11點、凌晨2點、5點四個時刻起床給來來把尿。”戴朝秀回憶說。近60歲的人了,習慣了朝九晚五的戴朝秀完全將生物鐘倒了過來,晚上耽誤了磕睡第二天就特沒有精神,但他說什么也不愿多休息,一定要妥善照顧來林。

  來林漸漸長大了,旁人就說,“這孩子是個傻種,你看他姐姐,傻到連親人都不認識”于是戴朝秀在來林很小時,就帶著他認東西,從菜園子里的茄子、豆角、南瓜到各式各樣的生活用品,不厭其煩。

  【獨自排眾議,雖無血緣視己出】

  滿5歲的來林到了要讀書的年紀了,就有人在風言風語,說戴朝秀夫妻這么盡心盡力是想霸占這個孩子。起初戴朝秀是不聽的,但卻有人教唆來林的傻媽媽上門來要孩子,架不住人言可畏,戴朝秀夫妻一狠心,在開學前把來林送了回去。

  “可是早上送回去的孩子,中午就出現在了我家的地坪里,那個汗吶就跟下雨一樣。當時我老伴沖上去一把扯開了孩子的衣服。大夏天的,孩子身上竟然穿了7件衣服呀!”說起這個事,戴朝秀不禁握緊了拳頭。這一次,任其他人說啥老戴也不肯來林再回去了,戴朝秀把村干部和家族里主事的人都叫到家里,最后跟來林的父親來了個君子協定,孩子戶籍不和戴朝秀家里放一起,但將來的一應開支均由戴朝秀家里負責,來林定期回家去看看父母,來林的父親負責守著媽媽不讓她來影響孩子的學習。戴朝秀就像護雛的母雞一樣,這下誰都沒有再在背后議論什么了。

  在這個家庭里,倘若有人敢將來林區別對待,戴朝秀是絕對沒有好臉色的。姥姥零食分配不均的時候戴朝秀也免不了頂撞母親說上幾句,“一碗水端平來,不要搞什么特殊化,來林他就是我的孫兒!”至于那些不一視同仁的親戚,也早就沒了來往。

  【善心結善果,金榜題名報親恩】

  2017年來林考上江西醫學高等專科學校的消息傳來時,全村人都轟動了,傻子家里的兒子逆天改命的故事成了傳奇,在祠堂做酒席的時候,本來只準備10桌客人的酒席卻開了20來桌,大家都爭著來看。1米75的大個、白白凈凈的臉蛋,眼睛里透著有股子靈氣和聰明勁!來林在宴席上念著致謝辭,才開口便已淚流面,“沒有爺爺奶奶,就沒有我,更沒有我的今天......”而此時坐在堂下的戴朝秀早已濕潤了雙眼。

  起初,來林的成績總是跟不上,小學和初中都是班級里的后進生。戴朝秀說道:“我當時只求他能健康成長、知書識禮就夠了。直到讀初三那會,他突然就懂事了,每天刻苦學習,期末成績居然名列班級第二。后來才知道是我老伴趁著我和戰友聚會的時候,和來林講了他家里的事。”原來,來林家里從解放前就是窮苦人家,一窮就窮了好幾代,等到父親要娶親的時候已經沒有姑娘愿意嫁過來了。旁人教育孩子的時候都喜歡拿來林的父親來說教,說不好好讀書就會成為來林父親那樣。從那以后,貪玩的來林就跟換了個人一樣。

  來林想要學醫,初三畢業后他選擇去讀衛校,孩子有志向是好事,但是來林一年的學費和生活費就超過了3萬,對于70多歲的戴朝秀來說,真是難以承受的負擔。孩子正在長身體,營養也得跟上,還有一大家子的生活開銷,一年的退休工資支撐著這個家,日子過得確實捉襟見肘。“當時我爸為了省錢,把打麻將的習慣都給戒了,他還想著把自己抽了40多年的煙給戒了,我們看著老爺子這樣也心疼,就主動把家里的開銷承擔了下來。”戴朝秀的兒子說道。如此這般,才讓戴朝秀沒了后顧之憂,牽掛來林的心也放下了一半。

  “什么時候來林考上大學了,我就能歇歇了。”以前戴朝秀總是將這話掛在嘴邊。旁人總想著,這來林考上大學了老戴總得放下這擔子了吧。不,老戴這時候又已經開始存錢,準備給來林以后娶媳婦、買房子用呢!

  戴朝秀就這樣盡心盡力地養育了來林19年,甚至還會陪伴他以后更長的歲月,他用行動向我們詮釋了“不是親人勝似親人”的

事跡簡介

 黃婷,1999年1月24日出生,桐木鎮洪東村人。

幸福的人生都很相似,但是不幸的家庭卻各有不同,生活到底能有多艱辛呢?姐姐、母親相繼離世,父親不堪重負精神失常,哥哥殘疾、弟弟患病......對于少不更事的黃婷來說,生活就是一場接一場的斗爭,但是這個懂事的女孩卻在家庭歷經變故后一夜長大,雖身處逆境卻心向陽光,用盡全力讓這個家跟天下所有的幸福家庭一樣充滿愛與希望。

家庭的幸福記憶

黃婷出生于桐木鎮洪東村一個普通家庭,家中父母加上兄弟姐妹共有8人。父親年邁,母親一直身體不好,大哥小時候因發燒智力下降,只有部分勞動能力。但這些艱難困苦卻一點也不影響這個家庭的幸福。父母溫厚慈愛,哥哥姐姐關愛有加,弟弟妹妹活潑可愛,兄弟姐妹在一起總是無話不談、親密無間;每每玩耍歸來、上學回家,總有人噓寒問暖,也有熱騰騰的飯吃;一年四季,何時更替衣服,何日生火取暖,生活瑣事都不用操心,成績優秀的黃婷在這個家里總是能得到大家的矚目,家人關愛下的小姑娘無憂無慮,成天哼著歌蹦蹦跳跳。

苦難接踵而至,生活步履維艱

然而老天待人卻總是不寬厚,在這個苦難家庭的背后又狠狠的推了一把,2010年,母親查出患有乳腺腫瘤,家人東拼西借終于籌來手術費好不容易做完手術,病情稍有好轉,2012年大姐卻又罹患骨髓癌,經醫治后無效去世。母親為此深受打擊,成天精神惚乎。沉痛的心情直接影響著母親身體的恢復,2013年病情復發,被診斷為乳腺癌,并已開始惡化。兩個弟弟妹妹在校讀書,而家中所有的經濟來源僅靠70多歲的父親黃代華外出幫人理發,這個貧困的家庭在鄰里親戚的幫助下勉強支撐著......給母親治病要錢,弟弟妹妹讀書要錢,剛讀完初一的黃婷一轉眼間就成了這個家里拿大主意的人,生活的壓迫,逼著她迅速長大成人,放下書包輟學外出打工。那一年,她14歲!

然而,母親的病還未迎來轉機,厄運再次襲來:2014年,弟弟黃好被診斷為非霍奇金淋巴瘤,治療費至少需要20萬元,盡管政府和民政部門給予了一定的救助。家庭的種種不幸,成了壓沉母親陳真蓮生命之舟的最后一根稻草,她再也撐不下去了,選擇了投河自盡。母親“走了”,眼淚還未來得及擦干,黃婷便發現父親的精神狀況有點不對勁,嘴里開始胡言亂語了。佛說:人生有八苦,生老病死,愛離別,怨長久,求不得,放不下。單是這死字,便有千斤重了。一夜之間,所有不幸都加注在這個本就艱難的家庭。

花季少女被迫成長,愛心燃起生命希望

“我一定要治好弟弟,哪怕只有一線希望!”黃好的診斷結果出來后,身邊很多人都說他活不過半年,為此黃婷哭紅了雙眼與他人爭辯,因為她知道,弟弟是母親的希望,更是家里的希望,她絕對不會放棄。

2014年,黃婷帶著弟弟來到南昌兒童醫院進行治療,可是治療費用她是萬萬拿不出的。給這個家庭注入希望的,是社會各界的愛心人士,得知黃婷家中的情況后,洪東村村支兩委迅速將黃婷家確立為建檔立卡貧困戶,并讓其全家享受低保政策。還通過電視臺、網站向社會呼吁,幫助其弟弟黃好籌集治療費用,栗志聯也在街頭搞了兩次募捐,前后共籌集善款16萬左右。這16萬元支撐黃好在南昌治療了半年,病情也初步穩定了下來。之后黃婷便帶弟弟回了家,并在家附近找了一家理發店打工,一邊照顧家人一邊貼補家用。

2015年8月,黃好病情復發,醫生建議到他們上海復旦大學兒童醫院接受進一步的治療。黃婷立即收拾東西帶弟弟趕往上海,這是16歲的黃婷第一次來到上海,這里車水馬龍,人頭攢動,格外熱鬧,但黃好的化療費用讓黃婷陷入了深深的絕望,對于黃婷來說,這八月的天氣卻仿佛吹來陣陣寒風,城市的霓虹燈也刺痛了她的雙眼,黃婷忍住了眼淚。此時,來自中華社會救助基金的10萬元救助金給弟弟的治療帶來了轉機,黃婷心里說不出的高興。

“要不是有這些愛心人士的無私幫助,我真的不知道自己能不能撐住,縣里、鎮里還有外地的好心人也通過不同方式,給我送來了救命錢。”面對社會各界的幫助,黃婷十分感激,化療3個多月后,黃好的病情有了明顯的好轉,黃婷也重新找到了工作。在黃婷的房里,我們可以看到有好幾個厚厚的筆記本,“這些都是愛心人士的捐款信息,我都一一記下來了,希望有一天能夠盡自己的能力做一些償還。”村里的幫扶干部和志愿者們也一直關注著全家的生活狀況,每個月都到家里看看,并送來生活費和日常用品。

身處逆境心向陽光,積極上進回饋社會

黃婷雖然家境困難,命運多舛,但是身上有很多閃光點,樂觀向上,積極進取,不怨天尤人,反而自強自立,感染了身邊很多人。她也心里記著許多幫助他們的人:栗志聯李紅叔叔幫助她籌集善款;幫扶干部易主任為家里送來電器、家具;弟弟黃好一直享受著寄宿生生活補助;妹妹黃敏正就讀于萍鄉衛校二年級,享受春雨計劃,一個學期有4000元的助學金;各級干部給她送來衣物和政策關懷……是他們讓黃婷感受到了溫暖,也讓她萌生了回報社會的念頭。她參加了栗志聯的志愿活動,在敬老院給老人們搞衛生、演節日,在大街上給環衛工人送過手套和早餐,面對他人有困難需要籌款也會盡心幫助。“雖然我做的事情很微小,但我總想著用自己的微薄之力去幫助那些也需要幫助的人,給他們帶去一絲絲的溫暖。”如今的黃婷在附近的一所幼兒園任教,工作認真負責,深受同事的好評。孩子們也都很喜歡這位活潑開朗的老師。

樂觀女孩遇真愛,甘心洗手做羹湯

    2017年,黃婷遇到了現在的男友。在了解到黃婷的家庭情況后,這個大男孩被黃婷的樂觀與堅強所打動,也為她家庭的苦難流下了眼淚,想要在行動上給予這個姑娘一些溫暖。他和她一起照顧家人,給她介紹工作,一起分擔家庭中的艱難、分享家庭中的歡樂......兩年多的時間讓這兩個年輕人自然而然地走到了一起。

“如今社會各界對我家的關注和幫扶仍在繼續,家里條件也漸漸變好了,可以開始慢慢地這個家交給弟弟妹妹了,我也遇到了可以托付一生的人。哥哥現在雖然有一份簡單的工作,但是我還是放心不下,希望他能夠成家結婚生子,擁有同齡人一樣的幸福。另外我已經和愛人商量好了,就在娘家附近找一份工作,方便照顧年邁的父親。只要這個家需要我,我一定會拼盡全力來守護。”面對今后的生活,黃婷信心滿滿地說,“過去那么多困難都挺過來了,我堅信有一家人的齊心協力,生活一定會越變越好。“明年我要買一輛小餐車,下班后就可以到路邊去擺攤多掙點錢”,小姑娘笑著說出了2019年的新年愿望!


相關閱讀

評論一下
評論 0人參與,0條評論
還沒有評論,快來搶沙發吧!
最熱評論
最新評論
已有0人參與,點擊查看更多精彩評論

請輸入驗證碼

<ul id="oy3dv"></ul>

  • <mark id="oy3dv"></mark><output id="oy3dv"><center id="oy3dv"><menu id="oy3dv"></menu></center></output><ol id="oy3dv"></ol>
    <s id="oy3dv"></s><ol id="oy3dv"></o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