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搞好調查研究,是做好駐村工作的基礎;為群眾辦好事實事,是打開駐村工作局面的突破。駐村就是要貼近村民,為他們辦實事。”這是彭高鎮泉溪村第一書記胡亦強在述職時說的一段話。作為一名駐村第一書記,胡亦強認真履行自己執行員、宣傳員、調解員、義務巡防隊員的職責,用實干獲得了村民的點贊。
用情訪,當好“村里人”
駐村后,在村兩委班子成員的支持配合下,胡亦強克服種種困難,認真細致地開展調查研究,很快融入到村民之中。參與村“兩委”會議,研究扶貧開發、民政救濟、人畜飲水等工作。在入戶走訪中,他發現貧困戶黃仁和家里居住環境差甚至沒有基本的家具電器,與村兩委班子溝通商量,就先自行墊付購買了2床棉被、2張床、1臺電視機和冰箱。看著收到物品的黃仁和臉上的笑容以及他家越來越溫馨的樣子,胡亦強心里定下了目標:今后一定要多下戶訪民情,多解決群眾實際困難,得到村民的接納和認可。
真情駐,當好“領頭雁”
胡亦強對自身定位是村里的一員,積極參與做好黨務村務,為村里的發展多出思路、出點子;對群眾的問題多溝通協調,對重點難點問題不回避不拖延。凡是村里涉及村民切身利益的重大事項,都采取一事一議制度進行集體討論研究,達成共識。有天半夜,接到貧困戶劉忠吉的電話,他告訴胡亦強說“明天危房改造需要澆灌混泥土,但家里沒有三相電線,能否幫忙想想辦法?”。知道情況后,胡亦強自己掏錢租來電線100米,第二天一大早送到貧困戶劉忠吉家,解決了燃眉之急,也保障了貧困戶危房改造項目的順利推進。對于村里下一步發展,胡亦強也有自己的看法:以創評“紅旗黨支部”及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為契機,主動參與,推動村級組織建設和精神文明建設再上新臺階,助推鄉村振興。
傾情做,當好“貼心人”
胡亦強的工作作風體現在他對群眾無微不至的關心上。村里貧困戶胡泉沅家里無勞動力就業,他就與村里協商讓其在村里做保潔員,并聯系彭高出口花炮廠安排其兒子在扶貧車間就業;貧困戶黃細蘭家里老屋未吊頂,冬天四面通風寒冷難耐,他請裝修人員為其裝修吊頂,并聯系幫扶責任人張振海送去棉被;時常與村干部、黨員、志愿者一起到行動不便的貧困戶家打掃環境衛生,積極協調解決新農村建設中的糾紛矛盾……胡亦強正用一件件實事,書寫“第一書記”的“民生答卷”。
供稿:彭高鎮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