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8月27日,杭州市江干區人民檢察院依法提起公訴的全國首例“微信解封”入罪案開庭審理,江干區人民法院以幫助信息網絡犯罪活動罪判處本案被告人高某有期徒刑一年六個月并處罰金一萬元,被告人張某有期徒刑一年二個月并處罰金一萬元。
成立工作室專門解封微信賬號
據江干檢查消息,被告人高某在校期間通過微信自助解封功能幫助他人解封微信賬號兼職賺錢,并于2019年11月成立“super工作室”專門幫助他人解封微信賬號。
其伙同女友張某在明知他人利用微信進行詐騙等犯罪活動的情況下,仍指使工作室成員以多種方式多次為詐騙犯罪嫌疑人提供微信賬戶解封幫助。
截至2020年4月8日,工作室相繼解封了3315個詐騙微信賬號,這些微信號涉及詐騙案件300多個,其中有立案的12起詐騙案件被害人被騙總金額高達96萬余元。
被告人張某本將成為教師
據介紹,高某、張某明知他人利用信息網絡實施犯罪,仍共同為其犯罪提供技術支持等幫助,情節嚴重,兩人行為均已觸犯《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八十七條之二,均已涉嫌幫助信息網絡犯罪活動罪,應當追究其刑事責任。
站在被告席上的高某、張某均系在校大學生,他們原本要在今年畢業,走向人生的美好未來,然而卻因為這“微信解封”事業,人生道路出現重大轉變。
相關材料顯示,兩名被告人在學業上可以算是好學生,特別是被告人張某,如果沒有走錯這一步,她將成為一名教師。
“兩名被告人的刑期不長,但你們要好好改造,深刻吸取此次教訓,做一名守法公民。”公訴人在法庭教育環節說,“相信你們的家人會堅定地等著你們回家,我也相信,兩名被告人將悔過自新,不再重蹈覆轍,迎來全新的人生。”
微信曾發緊急提醒:嚴厲打擊“輔助解封”行為
今年6月份,微信安全中心曾發文:
隨著微信監管力度增強,大批違規賬號被封停,新號的購入成本又持續攀升,解封舊賬號因此成為黑產維持經營的重要需求。
根據規定,微信賬號因違規被短期限制登錄的用戶,可以在處罰期滿后自助解封。但解封條件有嚴格限制,次數達到上限后需要好友輔助解封,且對輔助人本身也有嚴格要求。


5月20日,杭州網警牽頭上城、江干、西湖、建德、錢塘共5個分局150余名警力,分赴全國5省7市針對此類違法犯罪行為進行抓捕。在山西大同、河北邢臺、山東棗莊、江蘇宿遷、重慶等地統一收網,共抓獲犯罪嫌疑人48人,刑拘21人,取保27人,扣押作案用電腦、手機若干。目前案件正在進一步偵辦中。

最后,微信團隊重申:微信上線安全輔助功能是為了對違反國家或平臺相關規定的用戶進行警示教育,保護廣大正常用戶的合法權益。如發現任何個人或組織蓄意幫助黑產違規解封,微信必將拿起法律武器,維護平臺綠色健康的生態環境。
同時,希望廣大用戶在幫助他人進行安全輔助驗證時仔細核實對方身份,不要輔助陌生賬號解封,切勿因貪圖小利淪為網絡黑灰產的“幫兇”。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