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元月28日,上栗縣200余名中小學生,先后收到江西省教育廳江西高校出版社捐贈的公共安全教育圖書。在接近年關的時候,省教育廳為何要送來公共安全教育圖書?答案是上栗縣的應急安全教育特色活動引發省教育廳的密切關注,專門送來公共安全教育圖書為活動助力。
為了筑牢寒假安全的“防護堤”,今年以來,上栗縣創造性推出的“情景浸潤式”應急安全教育教學模式,推出推動應急教學課堂與生活的深度融合,從“書本教學”向“體驗感知”拓展,激發了“小主人翁”意識,增強了應急安全教育實效。
請進來:“冬令營”共筑安全教育堡壘
“哇,消防員叔叔的被子疊得真整齊!”“那么重的水帶,手一甩就鋪成了一條直線,太神奇了!”“咦,這滅火機器人真的很好用哦,我也來試試!”……2019年1月22日,在上栗縣首期消防“冬令營”活動,在上栗縣消防救援大隊如期開營。來自不同學校的40余名小學生,接受了為期3天的消防知識、逃生演練、自救常識的情景式教學體驗。
“上栗是全國4大鞭炮煙花主產區之一,52萬人口中約有1/4是中小學生。針對長期以來青少年數量占比較高、特別是寒(暑)假期間應急安全壓力較大的的難題,我們與新組建的上栗縣應急救援大隊聯動協作,以舉辦消防應急救援‘冬令營’的模式,融應急安全和教育體驗于一體,進行了大膽嘗試。”談及開展“情景浸潤式”安全教育活動的初衷,上栗縣教育局負責人張金華如是說。
“舉辦消防應急救援‘冬令營’,對我們新組建的消防應急救援大隊來說,也是‘摸著石頭過河’。”據上栗縣消防應急救援大隊負責人熊建平介紹,為了辦好本次活動,大隊對情景教學課程進行了精心設計,從參照執行消防指戰員每天的生活制度,到消防器材的使用、云梯救援現場模擬、滅火機器人的操演,再到手把手的指導同學們怎樣拋水帶、用水槍,貼近生活、貼近實際、貼近日常的情景式教學,既讓孩子們提高了突發事故發生時的應變與危機處理能力,也讓孩子們學會溝通、參與團隊合作。
“太過癮了。以前爸爸媽媽給我講解過消防知識,在學校里也有安全教育課,但那些都是書本上的東西,頭腦中很難有概念。這次參加‘冬令營’,消防員叔叔用現場模擬的方式,對我們開展安全教育,既真實也更容易理解。”在活動結束后,來自上栗縣栗江小學的五年級學生柳子星在日記里如是說。
參訓學員袁鈺的家長文英介紹說:“以前出門時根本沒有取暖電器要斷電的意識。三天‘冬令營’后,孩子變化很大,有一次我去樓下的超市買菜,煤氣灶上燉著湯。結果回來后,小家伙對我進行了‘嚴肅批評’,這讓我們確實感到汗顏。這樣的活動很有意義,值得常態化推行,從小家伙的表現來看,‘情景浸潤式’的安全教學,便于孩子們理解和消化,并以學生帶動家庭、以家庭帶動整個社會。”
送上門:“鐵板腳”趟出家校同行新路
“大家注意看,這火爐房里堆滿了柴火,家里熏的臘肉掛得不是很高。臘肉油脂掉火里,就像蠟燭掉到火里一樣,有助燃的作用。要是沒人看守,一不注意就肯定把整個火爐房引燃,到時候后悔都來不及……”1月30日,上栗縣東源鄉逢源小學的教師李鋒像往常一樣,開始了“萬師訪萬家”家訪活動。和以往不同的是,除了面對面與家長交流孩子在學校的表現,他還把周邊的學生叫到了一起,以現實生活中的場景提醒學生和家長注意消除身邊的安全隱患。
“不管是校內還是校外,不管是上學期間還是假期期間,我們始終把保障學生的人身安全、提高應急能力,作為教育教學工作的重中之重。”上栗縣教育局副局長李子米介紹說,為了抓實寒假期間的安全教育工作,在寒假來臨前夕,上栗縣所有中小學校均專門設立了安全教育課,組織學生集中學習《安全教育讀本》,并利用主題班會、校園廣播、班刊、宣傳欄等方式,廣泛開展假期應急安全教育。
除此之外,自1月24日起,上栗縣在教育系統全面開展了假期“萬師訪萬家”活動。截至目前,全縣中小學教師累計走訪學生家庭24000多人次,以科學燃放鞭炮煙花、家庭消防安全、交通出行注意事項等為重點,在學生家中開展“情景式”教學活動300多批次。
“我們夫妻都長期在外打工,雖然以微信視頻多次進行了提醒,但孩子玩瘋了的時候,提醒就會當作耳邊風,我們在外也一直提心吊膽,生怕出問題。”學生家長張秋萍感慨地說,“這次回來發現不一樣,老師除了在學校教孩子,連放假了也把孩子們掛在心上。我們家長的提醒有時孩子不會在意,但老師把安全知識送上門,現場教學易懂易記,孩子更聽話了,我們在外打工也更放心了!”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