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栗,自古以來被喻為“吳楚咽喉”“贛西重鎮”。歷經滄桑的它,乘著改革開放的東風,正發生著巨大的變化。如鳳凰涅槃一樣,展現出它嶄新的姿態,讓人贊不絕口。
值得點贊的首先是交通。從長輩的口中得知,以前的鄉下,到處都是蜿蜒的土路,下雨一身泥,天晴一身灰,騎輛自行車都不好避開行人。坐車到上栗的話,要經過雞冠山,坐在貨車上顛簸的很,如果車輪不慎掉入水坑里,半天都起不來。去萍鄉的話,要繞道長平。清早出門,總是要到天黑才回來。如今可不一樣了,村村都修了水泥路,私家車可通到家門口。更令人高興的是,319國道從楊歧全境通過,徹底改變了楊歧閉塞的狀況。案山關像一個飽經風霜的老人,注視著來往的車流。現在坐車從上栗到萍鄉只要40分鐘左右,萍瀏高速已開通,上栗到長沙只要一個多小時;昌栗高速已修建,3個多小時就可以到達南昌,更令人驚喜的是,長沙到上栗的高鐵設站,即將破土動工。上栗憑借便捷的交通網絡笑迎八方來客,上栗的經濟如同插上騰飛的翅膀,更加蓬勃發展。
再來看看城鄉面貌。以前的鄉村,受計劃經濟的束縛,老百姓的手腳局限在一畝三分地里,經濟水平不高,普遍不太富裕,住房大多是低矮的磚瓦結構。垃圾到處堆放,有的甚至肆意扔到河里。清澈的河水不見了,魚兒消失了,鴨子也沒人放養了,如今,放眼望去,山更綠了水更清了,絕大部分的農村住房都修建成了兩層或三層的平房,一棟棟別具匠心的別墅拔地而起。一個個特色小鎮、美麗鄉村、特色旅游模范村打造出來了,讓城里人羨慕不已。當然,城市建設也如火如荼。你看,城區主干道更寬更亮了。下暴雨時,街道上“汪洋一片”現象一去不復返了。栗水河兩邊雕欄玉砌,燈光璀璨。迎賓大道寬闊筆直,把高速公路與319國道聯通,新開辟的栗江公園成為人們的又一個休閑場所。夜幕降臨,南天賓館前面人頭攢動,跳舞的健身的交友的,都在享受生活的美好。
最后,要點贊的是人們的精神風貌。聽老人們叫,以前經常有偷盜搶劫的事情發生。在農村,特別擔心過年的臘肉以及雞鴨等牲口被盜。在城里,就擔心被小偷“順手牽羊”。現在,幾乎不用擔心這些事了。難道是小偷不喜歡吃臘肉了?難道是小偷也富裕了?難道是小偷也有羞恥心了?我更相信這是“倉廩實而知禮儀”的體現。更讓人稱道的是,一個個志愿者服務組織也成立了。他們協助政府,宣傳禁毒,治安巡邏,美化鄉村,扶危濟困,廣施愛心。志愿者們既展示了自己的美好形象,也把溫暖傳遞給他人。鄉村的娛樂中心也建起來了,城里的廣場鋪好了,一只只廣場舞跳起來了。人人都邁開了矯健舞步,隨著悅耳動聽的樂曲歡快地跳著,幸福的笑容洋溢在臉上。
當然值得點贊的地方有很多。政府親民為民,經濟轉型升級,教育方興未艾,不一而足。這些變化是改革開放結出的碩果,是政府提升工作效能的見證,是上栗人民智慧和汗水的結晶。
“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上栗這顆贛西明珠在新時代將會更加熠熠生輝,上栗人民生活更幸福,明天更美好!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