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尖上栗2016-10-14
上栗電視臺官方微信公眾號
指尖上栗 歡迎您
《文化上栗》之地名溯源
地名是一個地域文化的載體,一種特定文化的象征,一種牽動鄉土情懷的稱謂。城市是有生命的。地名便有了生命的意義,也就是有著和生命一樣豐富和深刻的含義。如果這地方有其獨有的歷史與命運,地名便是這歷史命運的容器。
本欄目由上栗縣文化廣電新聞出版局推送
桐木鎮
地名的來歷:鎮駐地而得名。
地名的含義:當年該地多桐子樹,故名。沿用至今。
地名的歷史沿革:
駐地桐木街,春秋屬楚,相傳當年楚昭王因躲避戰亂經過本鎮一個小山村,在山峰修建了練兵臺,后人為紀念他,將該山取名為楚山,并在村旁建了楚王廟,至今保存完好。1930年底改為桐木區,1957年撤區建鄉,1958年稱桐木人民公社,轄36個生產大隊。1983年桐木公社撤社建鄉,1990年撤鄉建鎮。
楚昭王廟
桐木位于湘贛邊境萍鄉最北端,為贛湘兩省三市七鄉鎮接壤的贛西重鎮和贛湘邊陲中心集貿區。距萍鄉市區48公里,總面積109.5平方公里,有人口9.5萬,城區面積2平方公里,轄17個行政村、1個居委會。全鎮以煙花爆竹、原煤生產為支柱產業,以水泥生產、建筑材料、農副產品深加工、機械維修等產業為輔,形成結構合理的新型工業型城鎮。城區商貿活躍,是周邊幾個鄉鎮的商品集散地。
桐木地圖
全鎮有花炮企業115家(88家主廠,27家集團分廠),煤炭企業1家,建材場6家,有初級中學4所,小學19所,年產500萬噸的印山臺水泥廠一家,有庫容1300萬立方米、集雨面積47平方公里的棗木二型水庫一座,有林場15個,果園7個,城區個體工商戶1000多戶,曾獲中國首屆鄉鎮投資環境300佳、全國重點鎮、江西省20個綜合改革試點鎮、全省百強中心鎮、全省十佳魅力鄉鎮等稱號。
棗木水庫
桐木山川秀美,氣候宜人,是旅游休閑之勝地。藍天碧水的棗木水庫猶如一顆璀燦的明珠鑲嵌其中,文化底蘊深厚的人文景觀,風光旖旎迷人的自然景觀恰似繁星點點撒落在青山綠水之間。境內資源豐富,富含優質煤炭、金屬鎂、石灰石、白云石、優質瓷土等礦產資源,具有良好的經濟價值和開發前景。
供稿:桐木鎮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