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尖上栗2016-12-02
《文化上栗》之地名溯源
地名是一個地域文化的載體,一種特定文化的象征,一種牽動鄉土情懷的稱謂。城市是有生命的。地名便有了生命的意義,也就是有著和生命一樣豐富和深刻的含義。如果這地方有其獨有的歷史與命運,地名便是這歷史命運的容器。
本欄目由上栗縣文化廣電新聞出版局推送
楊岐鄉(墾殖場)
地名由來
楊岐鄉因境內楊岐山而命名,戰國初著名哲學家楊朱 (又稱楊子),來到此地,面臨歧路,迷向哭泣,故此山名“楊岐山”。
▲哲學家楊朱
▲楊岐山
歷史沿革
1985年12月,將雞冠山墾殖場的黃沖、太坪、水井、卯田、南源、金雞、保護、千丘、西安、關上、關下、楊岐等12個村析出,成立楊岐鄉。
1997年,轄楊岐、千丘、中塅、關下、關上、西安、南源、保護、金雞、新壩、黃沖、卯田、水井、大坪14個行政村。面積44.5平方千米,人口1.7萬。
2003年7月撤銷楊岐鄉,成建制劃歸上栗鎮管轄(贛民字[2003]213號批復)。
▲楊岐山下的村莊
2012年10月經省人民政府批準設立楊岐鄉(2012年10月16日 贛民字〔2012〕141號),國營雞冠山墾殖場并入楊岐鄉,實行兩塊牌子,統一領導。新設立的楊岐鄉(墾殖場)轄楊岐、關上、關下、新壩、南源、保護、金雞、卯田、黃沖、水井、太坪、清溪、桃文、石源、石嶺、安子全等16個行政村(社區)及雞冠林場、楊岐林場,鄉政府駐南源村。
楊岐鄉(墾殖場)位于上栗縣中部,距萍鄉23公里,距縣城8公里。全鄉面積85.8平方公里,人口3.6萬。
▲楊岐鄉政府
▲修繕后的楊岐普通寺
▲禪宗發祥地 楊岐山
楊岐山普通寺,始建于盛唐,是我國佛教禪宗五家七宗臨濟宗下一大支派——楊岐宗,迄今已有1200多年的歷史。
▲天下第一洞 孽龍洞
孽龍洞位于江西省萍鄉市上栗縣清溪村。國家AAAA級旅游景區。319國道可直達,距萍鄉市中心13公里,是以天然溶洞為主的自然景觀,形成于1.8億年前。相傳古代鄱陽湖有條孽龍企圖把江西變成澤國,到處興風作浪殘害百姓,后被許真君制服于萍鄉楊岐山下的一個山洞里,孽龍洞故得其名。 孽龍洞洞長4公里,婉蜒曲折,溪水相伴,水隨洞轉,洞因水活,洞內廳廊相連。最大的洞廳高達30米,可容納近千人。洞內主要景觀有“千人廳”、“雨打芭蕉”、“童子拜觀音”、等,尤其是”洞天飛瀑”似銀河瀉下。傾注潭中,為國內溶洞之罕見奇觀。
▲楊岐千坵田
供稿:楊岐鄉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