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發揮傳統節日在弘揚中華民族優秀文化和加強公民思想道德建設中的載體作用,著力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營造文明和諧的社會氛圍。“七夕”期間,上栗縣組織開展形式多樣的“我們的節日·七夕”主題文明實踐活動,營造濃厚節日氛圍。
縣婦聯、上栗鎮
8月21日,由縣婦聯主辦的“巾幗暖心 愛滿萍城”婚戀公益講堂活動走進上栗鎮新群村新時代文明實踐站,為適婚青年加強婚戀觀教育引導,推動形成社會文明婚戀新風尚。
講座上,萍鄉學院副教授徐海燕圍繞愛情觀、婚戀觀兩個方面,用通俗易懂的語言以及生動具體的故事,引導廣大居民和青年樹立正確的婚戀觀念,提升擁有愛與被愛的感知能力,成就幸福美滿的婚姻。
活動之余,志愿者向在座觀眾發放文明婚戀倡議書,倡導居民自覺抵制高額彩禮,積極響應婚事新辦、喜事簡辦的號召,反對攀比之風,營造健康向上的文明新風尚。講座結束后大家紛紛表示,要從個人做起,從現在做起,樹立好文明健康的愛情觀、婚戀觀,努力構建文明和諧、幸福美滿的家庭,反對鋪張浪費,崇尚文明節儉,共同做破陳規、除陋習、樹新風的倡導者、實踐者!
赤山鎮
8月21日,赤山鎮新時代文明實踐所開展“我們的節日·七夕—巧手送祝福 情暖夕陽紅”志愿服務活動。
活動現場,志愿者向年輕干部們介紹花的種類,并帶領大家共同包花束、插花,從選花、裁剪、搭配、包裝等方面教授插花知識和技法。志愿者們將精心包裝、承載著濃濃情意的花束送給鎮域內金婚、銀婚的夫妻們,并用相機記錄他們“執子之手,與子偕老”的恩愛瞬間。
楊岐鄉
8月21日,楊岐鄉(墾殖場)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組織開展2023年弘揚傳統文化,品味民俗美食“我們的節日?七夕”主題活動,邀請十多名青年男女共同包餃子迎佳節。
活動現場,清洗材料,和面、拌餡、搟皮、包餃子……大家分工協作,配合默契,不一會兒,一個個皮薄餡大的餃子擺滿了桌子,大家邊聊家常邊交流著包餃子的技巧和手法,現場氣氛溫馨快樂。
縣文聯
七夕的美麗傳說和人們對愛情的向往,古往今來,不知有多少文人墨客在七夕節留下了動人的華章異彩。讓我們一起跟隨縣文聯云端度七夕體會古人的別樣浪漫與詩意吧!
越人歌
佚名
今夕何夕兮,搴洲中流;
今日何日兮,得與王子同舟。
蒙羞被好兮不訾詬恥,心幾煩而不絕兮得知王子。
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悅君兮君不知。
迢迢牽牛星
佚名
迢迢牽牛星,皎皎河漢女。
纖纖擢素手,札札弄機杼。
終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漢清且淺,相去復幾許。
盈盈一水間,脈脈不得語。
行香子·七夕
(宋)李清照
草際鳴蛩,驚落梧桐,正人間、天上濃。
云階月地,關鎖千重。
縱浮槎來,浮槎去,不相逢。
星橋鵲駕,經年才見,想離情、別恨窮。
牽牛織女,莫是離中。
甚霎兒晴,霎兒雨,霎兒風。
秋夕
(唐)杜牧
銀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
天階夜色涼如水,臥看牽牛織女星。
七夕
(五代·后唐)楊璞
未會牽牛意若何,須邀織女弄金梭。
年年乞與人間巧,不道人間巧已多。
七夕
(唐)權德輿
今日云駢渡鵲橋,應非脈脈與迢迢。
家人竟喜開妝鏡,月下穿針拜九宵。
七夕
(唐)徐凝
一道鵲橋橫渺渺,千聲玉佩過玲玲。
別離還有經年客,悵望不如河鼓星。
鵲橋仙
(宋)秦觀
纖云弄巧,飛星傳恨,銀漢迢迢暗渡。
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
柔情似水,佳期如夢,忍顧鵲橋歸路!
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
七夕醉答君東
(明)湯顯祖
玉名堂開春翠屏,新詞傳唱《牡丹亭》。
傷心拍遍無人會,自掐檀痕教小伶。
韓莊閘舟中七夕
(清)姚燮
木蘭槳子藕花鄉,唱罷廳紅晚氣涼。
煙外柳絲湖外水,山眉澹碧月眉黃。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