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栗縣科協著力打造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工作品牌
一直以來,上栗縣科協高度重視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以提高科學素質為統領,通過開展志愿服務共建活動、科技之光體驗活動、科普宣講教育活動,幫助未成年人在提高科學素養的同時,樹立起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積極引導未成年人愛黨愛國、團結協作、奉獻擔當、追求卓越,不斷鼓脹起他們奔向更遠世界的風帆,讓科技之美助推孩子們茁壯成長。
一、志愿薪火暖人心
縣科協聯合縣教育局、團縣委、縣科普志愿者協會開展“大手牽小手,緊跟雷鋒走”會校團隊共建活動。在這次活動中,我會動員科普志愿者捐款4000余元購買了雷鋒類專題書籍,并將書籍贈送給全縣8所鄉鎮中心小學、栗江小學、萍鄉恩信實驗學校、縣鳳華實驗學校共11所學校,激發起孩子們學習雷鋒事跡的熱情,弘揚雷鋒精神,爭做新時代雷鋒式好少年;恩信實驗學校還成立了雷鋒中隊。
縣科協親自策劃、指導上栗縣科普志愿者協會和萍鄉恩信實驗學校共同舉辦了上栗縣2023年學雷鋒科普志愿者服務月啟動儀式暨“大手牽小手,緊跟雷鋒走”會校團隊共建活動。縣科協租賃2輛大巴車組織未成年人參觀雷鋒文化博物館和萍鄉市科技館,下午組織到上栗縣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上栗縣志愿服務中心參觀學習,幫助少年兒童感悟雷鋒同志崇高的共產主義品德。此次活動共有44位學生、3位老師、37位科普志愿者參加。
在平時的科普志愿服務活動中,我們也經常提倡科普志愿者友友們帶著自己的未成年人子女、親友參與到科普志愿服務事業中來,通過科普志愿者長輩們的身體力行,不斷影響和教育未成年人子女、親友投身志愿服務事業中來,體悟志愿的精神與樂趣,言傳身教強化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水平提升。
“愛心科普,志愿服務”,是我們上栗縣科普志愿者的心聲,也是我們以文化人、以科普感人的行動表達。一言一行都在潛移默化,一點一滴總是潤物無聲。撐起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火把,需要根正苗紅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接班人,唯有以德為先,方能行穩致遠。
二、科技之光鐫風骨
自今年4月13日中國流動科技館江西巡展上栗站開展以來,受到各學校、社會的熱烈追捧。為加強未成年人愛國主義教育,上栗縣科協指導科普講解員在組織學生參觀體驗前,先整隊合唱國歌,并簡要介紹國歌的由來,強化未成年人愛國的極端重要性,將愛國主義教育與科學精神有機地結合在一起。
就拿萍鄉恩信實驗學校來說,該校由于教學計劃與參展時間正好沖突,主動提前與縣科協聯系,于5月26日(星期天)下午組織該校七年級學生100余人走進“流動科技館”進行參觀、學習體驗。同學們到各展區觀察、體驗時,許多學生還認真地做著筆記,原來他們還帶著學習任務來的,不僅僅是來“把玩”“觀摩”一下這些科技展品、展具。因為在上栗縣全民科學素質工作領導小組《關于印發〈中國“流動科技館”上栗縣巡展活動實施方案〉的通知》里,開展了以“體驗科學 ? 放飛夢想”為主題的征文活動,孩子們還想寫點感想呢!
在該校參與投稿中,該校初中部榮獲一等獎1名、二等獎1名、三等獎2名。正如榮獲一等獎的該校七年級學生胡梓涵在征文中所說:這一次科學體驗為我種下了夢想的種子,我一定要成為一位科學家,去探索更多的未知科學奧秘!今天的中國是被科學浸染的美麗中國,今天的青年要以勇于探索的理念,在一次次科學體驗中綻放夢想之花,我有時間還會去學習更多的科學知識,努力開拓視野,更要努力成長為一位科學家,為對科學充滿好奇的孩子——解決疑問,學會體驗,科學讓夢想在祖國發展進步的長空中放飛吧!
讓科技之光鐫刻在每一位孩子們的心坎上,成為他們一生難以磨滅的印記,這是科協肩負的時代使命,也是幫助未成年人挺起民族脊梁、傲立自信風骨的基礎所在。
三、科普宣講振精神
科學家精神是愛黨愛國、追求真理、獻身科學、無私奉獻的價值凝聚,是我們科技走向自立自強的動力源泉。為了讓孩子們體驗科學家精神和科學精神,上栗縣科協多次組織舉辦了多場科普宣講活動。
今年4月1日,上栗縣科協聯合縣科技局、江西電子電路研究中心、縣科普志愿者協會,將“科學家精神”宣講送進金山鎮山口小學的課堂,該校六年級師生認真傾聽了此次宣講。縣科協邀請了來自江西電子電路研究中心的研究生、科技志愿者陳波走上講臺,為孩子們宣講科學家錢學森的故事與事跡。讓同學們感到最震撼的是:錢學森百折不撓要回國!還知道了當時用了11個在朝鮮戰場上俘虜的美國飛行員才換回來的。《科普上栗》以“奔赴的動力”為題,進行了宣講報道。
5月30日,縣科協邀請到中國老科協科學報告團專家、萍鄉市老科協科普報告團團長歐陽貴明教授級高工參加我縣全國科技工作者日暨科技活動周科普宣講活動并作科普講座。活動在上栗縣恩興學校舉行,該校五、六年級師生共計200余人參加了此次活動。歐陽教授50分鐘的宣講給孩子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特別是歐陽教授雖年逾古稀,可聲音洪亮,精神矍鑠,近幾年,還申請了2項發明專利,有1項成果獲江西省科技進步獎,這份奉獻不已的赤子忠心,深深地刻在了孩子們的腦海里,激勵起他們勇攀科技高峰,報效祖國與人民的雄心壯志!
9月10日,我縣科協有幸邀請到中國科學院老科學家科普演講團成員、原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院免疫學教研室主任、醫學博士、現任中國科學院系統復雜性研究中心學術委員會委員陳鈺教授到上栗中學金山校區給初中部的600多位孩子們宣講。陳教授用簡潔明快的語言、精選的圖片、層進式的邏輯解讀和提問互動的方式,將原本枯燥的專業知識詮釋得簡明扼要而又重點突出、鮮明深刻,既體現出一位科學大咖豐富的知識涵養,又將一位科普大師對科普事業的無私奉獻表達得淋漓盡致。
這些現身說法的科學家宣講,比起干巴的文字體驗不知要強多少倍?!科學家精神提振國人士氣,科學家精神更振奮人心,激人奮進。
澆花澆根,育人育心。正如習近平總書記在《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一文中所說:培養什么人,是教育的首要問題。我們關鍵要在“堅定理想信念、厚植愛國主義情懷、加強品德修養、增長知識見識、培養奮斗精神和增強綜合素質”上下功夫;學生培養得怎么樣,要看拿什么樣的尺子去衡量,以什么樣的眼光去發現;強調“要尊重學生、理解學生、信任學生、激勵學生,公平公正對待學生,相信每一個學生都是可塑之才,善于發現每一個學生的閃光點和特長”“教育的目光不能總是盯著花園里耀眼的牡丹花,而要更多投向墻角處不起眼的苔花”。
在以“提升全民科學素質,助力科技自立自強”為主題的新時代,怎樣提高未成年人這一關鍵群體的科學素質和道德水平,激發他們愛黨愛國精神與科學求知欲望,都是我們科協工作者所肩負的時代使命與歷史擔當。
讓科技之美助力未成年人健康成長,正是當下我們努力前進的方向。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