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廣州醫科大學一位名叫梁恒瑞的“學霸”專業型碩士因其豐碩的學術成果,引發關注。
而關于自己的科研經歷,他寫道:“自大學四年級我就加入了何建行教授的團隊,而且一開始就能在梁文華教授的身邊,學他做事和做人。本科的后半段以及碩士的前半段時間,我都在梁教授的指導下,培養科研思維,完成腫瘤學研究……碩士后半段,我十分幸運地經常獲得何建行教授的親自指導。”
據梁恒瑞介紹,疫情期間,自己主要參與新冠患者診斷、重癥模型的開發,以及一些流行病調查研究中的統計、繪圖、制表工作。
在何教授和梁教授的指導下,梁恒瑞先后參與完成了全球首個新冠重癥患者的線上預測模型,和人工智能聯邦學習診斷系統。
本科就已完成SCI
而在保研至廣州醫科大學前,本科時期的梁恒瑞經常活躍在校園活動中。
據微信公眾號“廣東學工”介紹,梁恒瑞曾擔任南山班班長一職,協助老師建立南山學院學生會并擔任第一屆南山學院學生會主席,多次獲得校級、院級優秀團干部的稱號。同時,在院籃球賽中兩次獲得團體前三,在校園文化月開幕式上代表爵士鼓隊進行表演。
據介紹,大三那年(2016年),梁恒瑞在何建行教授與梁文華博士的指導下,完成了一篇SCI論文,首次用大數據方法證明了達芬奇機器人系統在臨床肺癌患者的根治性手術中的可行性。
硬核經歷被質疑?本人回應!
梁恒瑞的硬核經歷引發學界關注的同時,也遭到部分網友對其“背景”的質疑。
多位網友發布帖子就此展開討論,“如何看待廣州醫科大學一專碩,讀研期間發表SCI論文84篇?”
此外,記者注意到,近兩日,梁恒瑞微博連續發文稱:關于網友的一些質疑,包括有無造假(隨便查,科研誠信第一位),有無靠爹(沒有,普通家庭),有無靠導師(當然有),有無灌水(起步時灌了五六篇meta),有無好好輪科(比較認真)。
來源:中國青年報綜合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