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程漫長,相對有序。
距離日本東京奧運會開幕不到5天,環球時報-環球網記者18日入境日本東京。記者經歷了一系列防疫措施,除在值機時出具各項媒體相關證件及核酸檢測證明,還在東京落地后再次接受核酸檢測。記者感受到,雖然整個過程漫長,但每環節安排相對有序。
北京時間7月18日中午,環球時報奧運記者搭乘日本全日空航空班機,由上海浦東國際機場前往東京成田國際機場。整個過程中,包括在值機托運、登機和入境日本等多個環節,記者都感受到日方對疫情及奧運的重視。值機之時,由于記者為東京奧運注冊媒體記者,除了出示護照,還需出示奧運媒體證件和指定機構開具的兩次核酸檢測證明(96小時內)。
當登機時間臨近,所乘航班有兩名工作人員舉著宣傳板,在登機口向旅客告知“保持社交距離”及入境后所需的后續要求,同時登機口大屏幕也不停地滾動防疫小貼士。步入登機通道后,還有工作人員為每位旅客在登機前最后時刻手部消毒。
與以往飛機即將起飛前先播放急救逃生視頻不同,此次航班先播放了機艙內防疫視頻。起飛后,工作人員也第一時間為每位旅客發放濕巾清潔雙手。航行中的三個小時內,飛機上提供的影音節目中,關于“2020東京奧運特別節目”的系列視頻引起了記者的注意。其中一個節目《一分鐘,一個體育項目》(oneminute,onesport)用動畫+真人的形式簡介了游泳、羽毛球等奧運項目,頗為生動。
此外,飛機上還發放了契約書,入境時也需本人簽字。根據契約書上的內容,簽署人需從入境次日算起的"14天內”遵守相關防疫事項和要求。↓
飛機落地后一個小時,奧運相關人員也是最后一批出飛機。經工作人員帶領到指定位置分兩排、有間隔地等待后續安排。
剛剛落地的奧運相關人員等候防疫及入境檢查 環球時報-環球網記者 崔萌/攝
飛機落地后約兩小時,日方工作人員檢查了記者入境所需的全部資料:護照、媒體證件、入境前兩次核酸證明、在飛機上簽署的契約書,以及OCHA(奧運相關App)上的檢疫二維碼。所有材料檢查完畢,繼續等待核酸檢測。
日方工作人員檢查奧運相關人員入境所需資料 環球時報-環球網記者 崔萌/攝
飛機落地后第三個小時,日方工作人員又核實了一遍記者的入境資料,終于將接受核酸檢測。
飛機落地后第三個小時20分鐘,記者完成核酸檢測。
奧運相關人員在完成核酸檢測后,按指定座位等待核酸結果 環球時報-環球網記者 崔萌/攝
整個入境過程讓記者感受到,雖然過程漫長,但每個環節都有日方工作人員具體指導,相對有序。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