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網絡廣播電視臺訊(陳麗 記者王萍)“這里葷素搭配,吃得很舒心,和大伙聊聊天、活動筋骨、打牌看書,日子過得有滋有味。”三五成群的老人聚在一起,有的打牌嘮嗑,有的看書學習……這里儼然成了村里老年人的第二家園。
去年以來,江西省萍鄉市湘東區東橋鎮通過黨建引領,民政部門協調,村級試點帶動全鎮普遍的方式,創新打造了“黨建+居家養老”的新模式,探索出了一條基層社會治理的新路子。
“黨支部+制度優勢”,讓運作“動”起來
“黨支部+制度優勢”是建設農村養老服務中心強有力的政治保障。由村黨支部牽頭,借力“旬會制度”、戶主微信群、入戶宣傳等形式對居家養老工作廣泛動員宣傳,使得居家養老理念家喻戶曉。在制度建設上,每個服務項目都配備專職管理人員,涵蓋餐飲、醫療保健、娛樂、志愿等各個方面,實行財務受理、財務公開,形成了村委會主管、老協會協辦、黨員干部、社會參與的管理機制。
“眾籌資金+黨員義工”,讓經營“轉”起來
“眾籌資金+黨員義工”是經營養老服務中心群眾最認可的管理模式。按照標準化建設打造后,采取“老人吃飯餐費自己付一點、黨員干部和愛心人士獻一點、村級承擔一點、上級協助一點”的方式,為居家養老經費保障打下了扎實基礎。另外,黨員志愿者和巾幗志愿服務隊的加入,為那些行動不便的獨居老人帶來了福音。他們提供免費的助潔、助餐、助殘、助行等多種上門服務,打造了“沒有圍墻”的居家養老體系,也會經常陪老人話家常,發動老人參加集體活動,讓老人暖胃又暖心。
“家醫簽約+健康養老”,讓醫養“合”起來
“家庭醫生簽約+健康養老”是凝聚養老服務中心老人樂活長壽的廣泛共識。居家養老服務站與中心院家庭醫生協議,一方面,免費為老人建立健康檔案,提供保健咨詢、醫療服務和急用急救等服務。另一方面,為群眾提供全方位、全周期的健康服務。比如:一些癥狀比較輕微的有需求的老人可以享受針灸、推拿等理療服務,慢性疾病患者也可以隨時了解自己的身體狀況。
據了解,該鎮已在楊源村、界頭村、五峰村、坑背村、厚田村、鳧田村等建立標準化的農村養老服務中心,老年人“離家不離村”即可享受養老服務便利,用實際行動托起幸福“夕陽紅”。目前,楊源村享受居家養老服務老人數已達260余人。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