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二三,加油!”2月23日,在G319國道金山段沿線,金山鎮城管中隊正在冒雨開展集中整治行動。當日,該鎮共組織工作人員60余人,出動大型機械3輛,再次對東風界至金水橋路段沿線環境進行徹底清理。
開展集中整治行動
改善農村人居環境,建設美麗宜居鄉村,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內容,是實現全縣廣大農村面貌大變樣的重要體現,事關廣大群眾的根本福祉,事關“三農”工作成敗。近年來,上栗縣緊扣建設“整潔美麗、和諧宜居”新農村目標,堅持把改善農村人居環境作為建設宜居美縣的重要內容,堅決把農村垃圾、廁所糞污、污水治理和村容村貌提升作為主攻方向,以凈化、亮化、硬化、美化為重點,縱深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行動,確保廣袤農村煥發新氣象。
縣委書記肖妮娜檢查城鄉環境綜合整治工作
縣長利軍在污水處理廠督導檢查
為加強對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的領導,上栗縣成立了以縣委書記為組長的工作小組,出臺了《上栗縣城鄉環境綜合整治提升方案》《上栗縣改善農村人居環境助推脫貧攻堅工作專項行動實施方案》《上栗縣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三年行動實施方案》《上栗縣城鄉環境綜合整治百日攻堅“凈化”行動實施方案》等系列文件。縣委、縣政府主要領導堅持以現場辦公、暗訪督查等方式,常態化深入一線督導。各鄉鎮則以工作調度會、屋場貼心會、宣傳欄、組織志愿者入戶宣傳等方式廣泛進行宣傳發動。2018年入秋以來,上栗縣共制作城鄉環境整治宣傳欄2500余個,發放農戶《“門前三包”責任書》《百日攻堅“凈化”行動倡議書》2萬余份,形成了濃厚的宣傳輿論氛圍。
整治占道經營行為
屋場貼心會宣傳文明創建
強化投入保障,完善基礎設施,是強化城鄉人居環境整治的基礎。上栗縣建立多渠道、多元化的投入機制,有效整合資金3000余萬元,并設立專項獎補資金,全力確保垃圾處理日常運轉。2018年以來,上栗縣新增垃圾(分類)桶4.5萬只、垃圾分類箱500個,大型灑水車2輛、垃圾轉運車8輛、終端清運車39輛。截至目前,全縣154個行政村共配備垃圾桶12.8萬只、轉運車28輛、清運車360余輛。去年,還在全縣新建“綠色兌換銀行”4家、再生資源回收站112個、垃圾中轉站6個,并新聘用農村保潔員1460名,為常態化開展農村環境整治工作奠定堅實基礎。
綠色兌換銀行
清洗路面
凝聚工作合力、狠抓薄弱環節整治,是美化鄉村環境的重中之重。2018年以來,上栗縣建立工作聯席會議機制,協調組織城管、交通等職能部門嚴格履行職責,統籌推進亂搭亂建、亂堆亂放、亂貼亂掛、亂倒亂排、路域環境等專項整治行動。在全縣各級、各部門的通力協作下,2018年,該縣共拆除違章搭建及鐵皮棚1475處、危舊“空心房”1460處、各類破損廣告5600余處,依法關停不合格的畜禽養殖場320余家,整理亂葬墳頭643穴,規范亂停亂拋車輛3300余輛,清理農村亂堆亂放9600余處、河道245千米,形成了上下聯動、步調一致、齊抓共管的良好格局。
清理牛皮癬小廣告
拆除危舊“空心房”
2018年,上栗縣還在10個鄉鎮全面實施“集鎮改造、特色小鎮、綠色示范帶、美麗鄉村、鄉村文體廣場、生態修復示范點”等“六個一”工程,整合美麗鄉村建設資金2億余元,新建設新農村示范點311個,完成改路90余公里,改水1.2萬余戶,改廁0.9萬戶。該縣還全面推行城鄉環衛市場化作業,日均處理農村生活污水3400余噸、生活垃圾100余噸、河道垃圾0.2噸。伴隨著“六個一”工程的全面推進,以及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的不斷深入,上栗縣順利通過農村生活垃圾專項治理國家驗收,榮獲全省“農村清潔工程”工作先進集體,并新涌現出新坊綠色示范路、赤山幕沖、長平佛溪、福田邊塘等美麗鄉村,以及萬石、黃田等垃圾分類示范村。
綠色示范路
美麗鄉村
“為了全面落實全縣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推進會議精神,近期我們組織了專項督查組進行無死角集中督查。”上栗縣農業農村局負責人介紹說,將嚴格按照“日檢周查月通報”的要求,定期組織兩代表一委員對整治成效進行“評”、制作曝光專題片“曬”、利用微信平臺“比”,充分發揮督查考核的“指揮棒”作用,確保全縣農村面貌“一年有提升、兩年上臺階、三年進一流”。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