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擇了援疆,就選擇了榮光。近日,省援疆支教教師支部委員會分別授予我縣援疆教師李新訓為“優秀黨支部書記”和其帶領的梧桐中學江西支教組為“優秀支教團隊”,援疆教師李昌紅、聶宗兵為“優秀支教教師”。
為了積極響應省“援疆萬名教師支教”計劃,2018年9月,我縣上栗鎮二中李新訓、赤山中心小學劉金才、赤山中心小學李昌紅、長平中心小學聶宗兵4名優秀教師作為該計劃的首批支教教師,前往新疆克州阿克陶縣中小學校,開展為期一年半支教。
據了解,阿克陶縣地處帕米爾高原東麓,受地理環境等多種因素影響,全縣學前教育發展還相對滯后;義務教育發展很不均衡,城鄉、農牧區差異大;中職普及率很低;幼兒教師編制短缺,數量嚴重不足;中小學教師隊伍結構性短缺和整體素質偏低問題依然突出;幼兒園和牧區小學辦學條件亟待改善;雙語教育質量有待進一步提高。
選擇了援疆,就選擇了奉獻。在遙遠的阿克陶,他們遠離家人,克服困難,在助力當地教育事業發展的同時,把上栗精神的旗幟插在了祖國邊陲的講臺之上,以驕人的成績交出了一份滿意的答卷。李新訓老師任教梧桐中學九(2)班化學教學,并擔任梧桐中學副校長兼黨支部書記。清晨,他語重心長地勸誡玩心重、不愛學習的孩子們進教室早讀;課內,他精神抖擻妙語連珠哄學子長知識;課外,便與孩子們談心交流引孩子們樹理想。身為副校長,除了教學,他還積極引導支教老師與當地青年教師結對幫扶共同進步,半年中,有九名年輕教師在克州教師基本功大賽中獲獎。
看到學校課外書少,他發動上栗戶外驢友和同事學生捐款28460元,為學校購書2千余冊;看到孩子們衣衫單薄,他在江西駐滬婦工委主任謝瓊和上海全欣公益理事長袁玉婷的大力協助下,為梧桐中學的孩子募集了2000余件衣物、120雙鞋、276幅手套、600多雙襪子,讓梧桐中學的孩子們過了一個曖冬。李昌紅老師擔任小白楊小學一(12)班的語文教學兼班主任工作。她所帶的班級有維吾爾族、柯爾克孜族的子女,多數沒有受過學前教育,各方面基礎都很弱。面對這種狀況,她每一節課都精心制作課件,利用多媒體教學來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效率。課堂上,她精彩地講述,循循地誘導,用心地鼓勵;課后,她認真批改作業,并針對性地進行個別輔導,總是讓每一個學生都理解消化了才肯罷休;課余,她拔尖培養了十個好學生,通過“學王”一拖三,帶動了整個班級的進步。半年時間,她愣是將全班成績由倒數第一提到了第一名。
劉金才老師擔任小胡楊雙語小學六年級(9)班的數學教學及副班主任工作。看到特困生穿得單簿,她自掏腰包為他們添置衣物;為讓學生感受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他買好月餅與孩子們一起慶祝中秋佳節;了解到學生數學基礎太差,他便經常利用課后時間給學生進行輔導;為讓學生學好《方向與位置》、《圓》等知識,他為全班學生買好了圓規、三角板;為讓學生過一個充實的寒假,他自己找資料剪貼,到復印店復印,裝訂成冊發給每一個學生.....這些默默地付出,贏得了孩子們的喜愛,也讓他們的學習能力和學習成績有了大幅提高。
聶宗兵老師任教于小胡楊小學。他說,學生的成長,學做人比學知識更重要。針對班上 孩子們國語能力弱、思想波動大、厭學情緒重等狀況,他除了精心備課、踏實教學外,課余還常與學生交流談心,了解他們的思想情緒、學習難點、生活狀況、對教學方式的意見建議等,對癥開方,切實用自己豐富的教學經驗和真情厚意的行動打動、感染孩子們,增強他們的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半年的堅持,很多孩子的壞毛病改了,之前考十幾分的孩子現在都能考四五十分了,班上成績排年級前茅。
此外,2017年,上栗縣還選派了喻正紅和劉珍芬2名教師,到新疆克州開展為期三年的支教。喻正紅老師
在克州雙語師資培訓學校擔任民族老師的語文課程培訓工作,如漢語寫作、古詩詞文言文閱讀、現代文閱讀、名著導讀等方面。培訓沒有現成的教材,她就利用課余時間和晚上查閱資料,備課、制做課件。上課時,她常把好的經驗做法滲透到教學實踐中,使學員知道怎么學、怎么教,做到教學相長;課外,她和學員拉家常,了解學員的學習狀況,關心他們的生活,并根據實際需要調整教學方式,不斷提高學員的學習興趣和主動性。同時,她還會定期帶著油、面等物資到居民家走訪,宣傳維穩、惠民等政策;帶領學員到州直學校實習,吸取他人教學精華,彌補學員上課的不足。兩年來,她先后被評為“優秀援疆教師”和克州雙語師資培訓學校“優秀教師”。
劉珍芬老師在克州二中擔任高中英語教學及副班主任工作。她除了做好備課、教學、改卷、評卷、早晚自習外,還開展“三進兩聯一交友”活動,與12名學生及其家長結對,與學生一起吃飯,走進學生寢室,與他們交流談心,定期開展家訪,關心了解學生在家生活學習和家庭生產情況;開展“民族團結一家親”活動,結對1戶維吾爾族親戚,每月登門拜訪,每周電話、短信溝通交流,并帶著伙食,與他們同吃同住同學習同勞動同娛樂,深受學生和家長喜愛,并評為學校“優秀教師”。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