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宜春市充分運用信息技術手段,面向不同防控對象,針對性推廣智慧應用,助力疫情防控工作,切實提升防控效率。
“宜碼通”——一碼通達,助力公共場所安全出入。為有效應對機關事業單位人員返崗、企業復工復產、商超酒店營業、車站機場交通恢復等帶來的人員聚集疫情隱患,保障在宜人員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方便市民防疫期間出行安全高效,該市推廣使用“宜碼通”電子通行證,將疫情防控關口前移,有效摸清在宜人員身份信息、居住地址、疫區旅居史、病例接觸史、健康狀況等數據,對疑似病例早發現、早報告、早隔離、早診斷、早治療。自2月19日12時起,宜春中心城區機關單位、居民小區、商超酒店、餐飲門店、農貿市場、學校、企業、醫院、候機廳、候車室等公共場所,一律憑電子通行證出入。目前,“宜碼通”電子通行證注冊人數已突破67.6萬人。
“疫情地圖”——一圖可感,助力廣大市民知情知疫。為讓市民快速準確獲取確診病例最新資訊,該市專門制定了“宜春疫情地圖”,每日更新。通過地圖,市民可及時了解全市感染新冠肺炎人員分布、患者基本信息、居住地信息等,并可通過手機定位或輸入地址等方式,查看周邊5公里內確診病例數據,了解周邊疫情及定點醫院等信息,為市民掌握分析疫情提供服務。截至2月24日,地圖訪問量已達29.3萬人次。
“疫安平臺”——一機鎖定,助力重點人員定點。為加強對感染患者密切接觸人員、已發生疫情實行封閉式管理村(小區)住戶、外地返鄉探親人員等重點關注人員的管控,該市推廣使用疫情防控大數據平臺,運用人員定位、手機信令、網絡篩查等方式進行重點人員實時監測,并由各級疫情防控應急指揮部安排防控責任人和防控專干進行對接。一旦重點關注人員離開規定活動范圍或體溫異常,平臺將自動預警,由防控專干上門核查并上報情況。當重點關注人員正常留觀14天后,將解除隔離狀態和實時監測。目前平臺已監測重點關注人員2.3萬余人。
“智慧辦公”——一網通辦,助力公務人員遠程協作。為保障疫情防控期間政令暢通,又避免公務人員因辦文辦會而交叉感染,該市充分利用智慧辦公平臺,通過科學配置工作模板和用戶權限,推行網上辦文,推動協同辦公,并通過對接云視訊等方式召開視頻會議,減少人員集中集聚。
目前,智慧辦公平臺在線用戶量達1.5萬人次,已累計發送各類公文、通知700余份,收文1.4萬余份,召開保障疫情防控相關視頻會議18次、各地各部門網上辦公視頻會議400余次。(晏文杰 記者吳娓)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