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黃山調整游客最大承載量
4月14日,黃山風景區管委會發布重要公告稱:從4月15日起,黃山風景區日進山游客最大承載量調整為1.5萬人。
進山游客全面實行線上實名預約,沒有線上實名預約的不安排進山入園。預約前必須先申領健康碼,到景區換乘場站時掃碼核驗。
出于疫情防控的需要,黃山景區的最大日承載量由5萬人壓縮到了清明節的2萬人,又由2萬人下調到了現在的1.5萬人,完全是為了五一疫情防控的需要。
4月13日,文化和旅游部、國家衛生健康委4月13日聯合印發《關于做好旅游景區疫情防控和安全有序開放工作的通知》通知指出:
疫情防控期間,旅游景區只開放室外區域,室內場所暫不開放,接待游客量不得超過核定最大承載量的30%,收費景區在實施臨時性優惠政策前要做好評估,防止客流量超限。
隨著五一假期的到來,加上景區的各種免票政策,旅游外出旅游的人一定不在少數,限流將成為各個景區疫情防控的重要手段。
02
五一出游需要提前做計劃
雖然受疫情的影響,今年的旅游業受到了很大的沖擊,但是,隨著疫情得到逐步控制,特別是武漢的全城解禁,加上很多景區推出各種免票政策,趁假期出游的人仍不在少數。
加上旅行社的出境游和國內游業務仍然處于封禁狀態,無處可去的人們一定會把旅游目的地放在周邊游上。
今年五一出游人數總體上沒有往年多,但是為了疫情防控的需要,各個景區的游客接待數量也被嚴格控制在30%以內。
所以,今年五一出游,還真不是你想去就能去。想要趁五一出游的游客一定要提前咨詢預定,做好行程規劃,不要等到了景區才發現限流進不去,而白白浪費自己的假期時間。
03
過早免票或將延遲旅游復蘇
后疫情時代,為了吸引更多的游客帶動周邊經濟的發展,免門票是各地政府和景區的殺手锏。
清明節火上熱搜的黃山就是個很好的例子,恢復開放首日只有一名游客和清明節游客量近乎失控的局面形成了鮮明的對比,究其原因就是因為免費,免票對于假期出行的人們來說是極具誘惑力的。
在疫情尚未結束的當下,過早的大面積開展免門票的,就真的能促進旅游業的復蘇嗎?我看未必。
清明節免票景區出現大量游客擁擠,不僅沒有增強人們對于外出旅游消費的信心,相反還讓人們對出游又多了一些擔憂。
兩部委之所以在五一來臨之前發布通告,嚴格限制景區接待量不得超過核定最大承載量的30%,并全國性文體活動及跨省跨境旅游等暫不恢復。很大程度上就是怕清明假期的現象重演,本來隨著國內疫情的全面控制,國內游有望五一全面獲得開放的局面,又一次被被延長了。
因此,從某種意義來說,在疫情沒有完全結束之前,景區大面積的免票政策不僅沒有加快旅游業的復蘇,反而由于管理上的疏漏延遲了旅游業的復蘇。
04
景區可通過旅行社提前分流
旅游業受到的沖擊大家是有目共睹的,據不完全統計,中國旅游業第一季度的損失或將達到1.65萬億元。今年清明節與往年同期的旅游業收入相比,足足下降了70%以上。
一面是假期景區免票游客擁擠,引起人們對外出游玩的擔心,一面是旅行社大部分業務被封禁,收不到游客急待拯救。
如果景區能夠將門票的優惠政策向旅行社傾斜,給予他們一部分門票上的減免和優惠。不僅能夠緩解旅行社目前的經營困境,還能夠通過旅行社這個渠道實現游客的提前分流。
疫情防控要做好,旅游業的復蘇也刻不容緩,有旅行社做為緩沖區,實現錯峰出行,提前分流,遠比景區大面積的開展免費門票,游客們一窩蜂地聚集要好的多。
這也符合全國上下有序復工的總體戰略,更有利于旅游業的盡快全面復蘇。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