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尖上栗2016-12-23
《文化上栗》之傳統小吃篇
傳統小吃在口味上具有特定風格特色,往往是一個地區的重要“代表”,是游子對家鄉思念的“主要對象”。它不僅僅反應了當地的傳統美食文化,還承載著人們對生活無限熱愛的情愫。
本欄目由上栗縣文化廣電新聞出版局推送
長平手工掛面
說起長平鄉特色美食,手工掛面在長平可謂是家喻戶曉。長平鄉的手工掛面細膩有韌性,口感好,營養價值高,深得人們喜愛。
每年農歷八月過后,當太陽高照時,加工掛面的群眾房前屋頂就會掛出絲一樣的面條。
村民置身于輕盈如流水的線條間擔桿曬面,形成一道獨特的風景。
由于受氣溫和濕度的影響,手工掛面季節性強,最佳制作時間是在冬季,即頭一年的10月到第二年的3月,大概5個月,遇上雨天霧天停要停工。
手工加工掛面前后要經過十幾道工序:從頭天開始,就要磨面、和面、發酵,到第二天凌晨3時起來搓條、盤條、上面筷、掛面、拉面、曬面、疊面等。
長平掛面和其他面條最大的不同之處就是,面團里要摻入食鹽。食鹽的作用就是讓面更有韌性便于伸拉,這也是制作掛面最關鍵的一個環節。制作前,將加鹽的面粉和成團,用刀切成條,用手搓細些,兩邊繞上竹筷或者木棍,用手輕輕往下拉扯,面條會由粗變細,直到拉到2米長時,面條的粗細適中,就可以晾曬了。曬干后放在案板上,用剪刀剪成成品掛面。
目前,長平鄉制作手工掛面的地方主要集中在長平村和星輝村。由于長平掛面細膩綿實,經常有外地人慕名前來購買,深受食客青睞,成為了長平周邊地區有口皆碑的一道特色產品。
請輸入驗證碼